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阮大铖
banner"
>
清·阮大铖【岁宴柬南高冏卿】离居何必赋招魂,农圃如今道亦尊。
鸡肋久捐尘外梦,鸱夷况有眼前樽。
一林明月碧如此,六代寒山青不言。
多少军烽连野哭,牛衣飒沓亦君恩。
阮大铖,字集之,号圆海、石巢,晚号“百子山樵”
。
《明史》中白纸黑字写着,阮大铖是安徽怀宁人。
这个籍贯据说是《明史》主编、清朝大学士张廷玉给改的,改之前阮大铖是桐城人。
二百六十多年后,怀宁人不干了,要将阮死鬼驱逐出境。
阮大铖活着的时候就被轰鸡似的赶来赶去,想不到死后居然没地儿定居。
民国四年,也就是一九一五年,这一年发生的事很多,比如留日学生抗议《二十一条》,袁世凯称帝,孙中山发表《讨袁宣言》,等等,件件都是大事。
相比之下,怀宁发生的“驱阮事件”
非常之小。
当时,有数百文人上书当地政府,强烈要求把阮大铖赶回桐城,还在新版县志里特别加注:“旧志云明季阮大铖自号百子山樵,辱此山矣。
大铖实桐城人,今礼部题名碑及府学前进士坊可考也!”
这些前清举子秀才的考证依据出自《明史·马士英阮大铖传》,里面有一句“同邑左光斗为御史,有声,大铖倚为重”
。
怀宁文人据此称:既然与桐城的左光斗是老乡,那阮大铖毫无疑问是桐城人。
而修史的张廷玉也是桐城人,之所以把阮划到怀宁,就是因为怕阮大铖给老家丢人,所以利用工作之便给阮改了籍贯。
从郑雷先生的《阮大铖从考》中看到,桐城派晚期文人马其昶的书里有一卷《阮巡抚传》,阮巡抚就是嘉靖年间当过浙江、福建两省巡抚的阮鄂,在明史里被列入严嵩一党,他能当上巡抚首先是有抗倭功绩,不过确实跟赵文华和胡宗宪有莫大关系。
阮鄂有个孙子叫阮以鼎,就是阮大铖的伯父。
阮大铖幼年就过继给了阮以鼎,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阮以鼎中进士,之后十二岁的阮大铖跟着继父迁到怀宁。
照“籍贯”
的现代汉语解释,说阮大铖是桐城人没错,说他是怀宁人也没错,前一个是祖籍,后一个是户籍所在地。
一九一五年的国人还比较迂,不像现在这么想得开,若干年前山东阳谷、临清和安徽的黄山为争西门庆故里上蹿下跳,打得不亦乐乎。
西门庆不过是一小说家虚构人物,而且又是奸商又是流氓,还是个地方黑恶势力代表,就这么一个人,居然被三地抢得打破脑袋。
阮大铖好歹是一才子,还是中国戏剧史上不可回避的大剧作家,可是民国四年时的怀宁、桐城却推来推去都不想要,简直太傻了,不知道历史名人就是“鸡滴屁”
吗?
郁达夫说:“江山也要文人捧,堤柳而今尚姓苏。”
这句诗基本可以解释如今为争名人故里打破脑袋的现象,郁老师可没说只有名声好的文人才能“捧江山”
,所以回头建议我那位肃宁籍的同学给他家乡的“父母官”
建议建议,为肃宁申请个“魏忠贤故里”
的认证。
阮大铖被列入《明史·奸臣传》,主要是“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