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这是多么理想的田园世界啊!
范成大这一首诗,不仅把农村生活的季节性写活了,也把中国人传统的家庭生活写活了,这才是真正的田园诗。
可以想象,再过十年八年,这个家庭会变成什么样子呢?那一定是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里的场景了:“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随着时间的推移,老一代故去了。
可是,孩子们又成长起来。
原来那个“也傍桑阴学种瓜”
的孩子,现在长成了“锄豆溪东”
的老大,顺利地接了爸爸的班。
紧跟着他,老二也懂事了,此刻正给妈妈养的那群小鸡织鸡笼。
只剩老三还小,此刻正躺在溪头那块大青石上剥莲蓬吃。
看看眼前这三个孩子,那对曾经“昼出耘田夜绩麻”
,累弯了腰,也累白了头的夫妻笑了。
此刻他们也上了一点儿年纪,生活的重担逐渐转移到孩子们身上。
干点儿什么好呢?“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
他们温一壶酒,小酌起来,真是神仙一样的日子呀!
之前我们讲过孟浩然的《过故人庄》。
在那首诗里,诗人种没种田?他没种。
他只是“把酒话桑麻”
,他的田园诗还带着贵族的趣味,是看别人种田;他的心态,也终究是外在的。
但是,范成大这首诗不一样。
他的田园诗,有一种特有的参与感,带着真正的乡土气息。
所以,很多人都认为,如果说陶渊明是田园诗的开创者,那么,范成大就是田园诗的集大成者,后世再写田园诗,范成大就成了新标杆。
我给大家选这首诗,是想用它来代表宋朝的农村生活。
在富裕而温文的宋代,耕读传家成了中国人最理想的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既有保障,又有希望。
当年,南宋小朝廷能够在金朝的巨大压力下保持社会的活力,这种生活方式功不可没。
这首诗讲了哪些内容呢?
1.这首诗讲了哪三种农业劳动?
2.中国古代的家庭结构和家庭生活,与你的家庭一样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