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泊秦淮》
banner"
>
唐朝诗坛,有大李杜、小李杜的说法。
大李杜是说李白和杜甫,小李杜则是指李商隐和杜牧。
虽说杜牧跟杜甫都姓杜,但是他的为人也罢,写诗的风格也罢,倒是更像李白一些,特别雄姿英发。
只不过李白的雄姿英发里带着更多的仙气,有点儿不食人间烟火;而杜牧的雄姿英发,就有更多的现实关照。
之所以如此,和杜牧的出身有很大关系。
杜牧出身名门望族京兆杜氏。
这个家族从西汉时期就人才辈出。
唐朝贞观年间的贤相杜如晦(huì)是杜牧的远祖,杜牧的爷爷杜佑也官至宰相,是唐朝中期难得的政治家。
出身这样的家族,杜牧从小就有一种政治世家独特的敏锐,他本人也懂政治、知兵法。
怎么叫懂政治?我们中学课本里选了杜牧的名篇《阿房宫赋》:“呜呼!
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嗟乎!
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暴秦灭亡的根源。
当年,这篇文章轰动一时,老诗人吴武陵甚至拿着它去找那一年科举考试的主考官,给杜牧要了一个进士科第五名。
这也是唐朝科举考试的一段佳话。
再说军事才能。
杜牧精研兵法,写过十三篇《孙子》注解,还给当朝宰相上过“平虏(lǔ)策”
,文人知兵,也算千古美谈。
我为什么讲这些呢?因为这些素质直接影响了杜牧的诗风。
杜牧关心政治,却又身处晚唐,积弊难返,英雄无用武之地。
所以他喜欢写怀古诗,借古讽今,这就让他的诗在雄姿英发的基础上又有一种深沉的感慨。
这首《泊秦淮》就是典范。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
先看知识点。
有三个词需要解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