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衰”
字按照今天的音韵来读与光辉的“辉”
、回归的“归”
字并不押韵,但是按照古代的《平水韵》,它们都属于上平“十灰”
韵,是押韵的。
因此,我们在朗读的时候,为了押韵,可以把它读成cuī。
讲完知识点,整首诗的意思就非常明确了。
园中的葵菜郁郁葱葱,等着太阳把露珠晒干。
温暖的春天播洒恩泽,让天下万物都光辉灿烂。
它们只怕秋天一到,花朵和枝叶都萎黄变干。
百川奔腾东归大海,何时见到它掉头西返!
少年人若不及时努力,年老后只会涕泪涟涟。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
这恐怕是大家最熟悉的诗句吧?老师也罢,家长也罢,都常常拿来教育少年人。
而少年人呢,又往往听得心生厌倦,感觉它说教气太重。
是不是呢?如果只拿出这两句诗来,确实有点儿生硬,但是这首诗的好处恰恰在于并不生硬,它不是上来就讲大道理,而是层层铺垫,催人奋进。
铺垫在哪里呢?除了最后两句,其他都是铺垫。
用什么铺垫呢?用当时人最熟悉的东西铺垫。
汉代是农业社会,大家最熟悉的东西就是农作物。
而在所有的农作物中,葵菜是家家庭院里都种植的蔬菜,每天推开窗子就会看到。
既然如此熟悉,就用它来起兴,来打比方吧。
所以,诗歌的第一句就是“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
庭院里的葵菜绿油油的,只要给点阳光雨露就能生长,而春天又是那么慷慨,毫不吝惜地播洒着雨露阳光。
这就叫“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
一个有求,一个必应,多美的事呀!
那么,如此美好的景象是不是会一直延续下去呢?才不是。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葵菜虽然此刻欣欣向荣,但它也害怕秋天啊,一到秋天,天冷了,叶黄了,葵菜的生命也就结束了。
葵菜是眼前的事物,如果把眼光再放远些,放到天地之间呢?天地之间,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山川河流了。
我们中国的河流基本上都是自西向东流的,古代人很早就从百川入海的景象中体悟出人生一去不复返的道理了。
孔子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论语·子罕篇》)李白说:“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将进酒》)同样,《长歌行》的作者也说:“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百川东流,奔腾入海,几曾看见哪条河流再折返西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