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他不写红叶像什么,他写红叶为什么这样红。
到底为什么呢?“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
。
浓重的秋霜都是我心头的鲜血,是我的心血洒向了千山万壑,才让这秋叶变得殷红如丹。
这个说法多奇特呀!
本来,霜都是白的,谁也不会把繁霜比成鲜血,诗人为什么要说“繁霜尽是心头血”
呢?因为霜打在秋叶上,秋叶就变红了,所以,诗人想象着,霜也是红的,红得像心头的鲜血一样,所以才能洒向千山,染红枫叶。
问题是,诗人真的是拿心头血来比喻繁霜吗?又不是。
诗人不是说繁霜像心头血,而是说,“繁霜尽是心头血”
。
不是诗人的心血像繁霜,而是诗人的心血凝成繁霜,这才染红了满山的红叶。
这是一幅多么壮丽的景象,又是一种多么壮烈的情怀呀!
这种想法,大家应该非常熟悉。
小学生加入少先队,戴上红领巾的时候,老师会说,红领巾是红旗的一角,是用烈士的鲜血染红的。
这其实就是“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
。
这满山的红叶,其实就象征着诗人的一片赤诚之心。
这十年来,诗人和倭寇艰苦战斗,不就靠的是这犹如红叶一样的丹心吗?诗写到这里豁然开朗,巨大的苍凉变成巨大的壮丽,这才是抗倭将军忠君爱国的英雄本色,让我们看了都激动不已。
我为什么选这首诗呢?其实是想让大家看看古代武将的精神。
本来,写诗属于文人雅事,武将只要弓马娴熟,“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就行了,完全可以不会写诗。
但是,我们中国又是一个崇尚儒将的国度,所以,抗金名将岳飞,会写“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满江红·怒发冲冠》)。
抗倭名将戚继光,也会写“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
。
武将写诗填词的意义是什么?不是附庸风雅,而是体现他们的精神追求。
一个会舞枪弄棒的人,如果没有精神追求,可能只是街头的无赖,但是一个有着崇高精神追求的勇士,却能成长为保家卫国的将军。
整个明朝部分,我们就选了于谦的《石灰吟》和戚继光的《望阙台》两首。
我用这两首诗代表明朝抗击南倭北虏的斗争,这是危及明朝江山社稷(jì)的两大问题。
同时,我也用这两首诗代表明朝的文臣和武将不怕牺牲,忠君爱国的高贵精神。
这首诗讲了哪些内容呢?
1.望阙台的来历是什么?
2.戚继光有着怎样的忠君爱国之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