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问刘十九》
banner"
>
若说唐朝有两大诗人,那一定是李白和杜甫,毫无争议。
若说唐朝有三大诗人,这第三位该填一个谁呢?这就有争议了。
如果是在古代,更多的人可能会填一个王维。
王维号称“诗佛”
,最擅长写山水田园诗,苏东坡说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对唐诗的审美做出了巨大贡献。
现在通行的《唐诗三百首》就是这个意见,它选出的诗篇一共311首,其中,杜甫38首,李白27首,王维倒有29首。
这就是很多古人心目中的唐诗前三甲。
但是,如果是在近代之后,还说唐诗三大家,可能更多的人会填一个白居易。
白居易号称“诗王”
,又称“诗魔”
。
他主张写诗不是为了审美,而是为了国家,为了老百姓。
所以,他在诗坛发起了著名的“新乐府运动”
,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
为什么叫新乐府呢?因为乐府是汉朝的一个音乐机构,汉朝设立乐府,就是要采集老百姓的歌声,让皇帝听到来自民间的声音。
有这样的文化传统做基础,新乐府主张,文人创作的诗歌也要反映民间疾苦,也要对当时的政治有所帮助。
比如,大家熟知的《卖炭翁》,不就是反映民生疾苦的诗歌吗?因为重视诗歌的社会作用,所以白居易还特别提倡写诗要通俗易懂。
传说他每写一首诗,都要念给邻居的老太太听,老太太都能懂了,他才满意,这就是成语“老妪(yù)能解”
的来历。
白居易重视老百姓,而近代以来,人民的地位越来越高,所以,近代以后再说唐诗三大家,很多人就认为是李白、杜甫和白居易了。
这种评价标准的变化,本身就是很有意思的历史变迁。
不过,白居易也不是只写新乐府和政治讽喻诗,他信奉“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
一旦在政治上失意了,他马上就退到日常生活中去,退到心灵修养中去,写了好多怡情养性的闲适诗。
事实上,虽说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就很有闲适的感觉,但是,只有到了白居易,闲适诗才真正成了一个诗歌流派,对后来的中国文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我们今天要看的这首《问刘十九》就是一首经典的闲适诗。
绿蚁新醅(pēi)酒,红泥小火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