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古代还没有发明裤子,腿冷了只能穿胫(jìng)衣,就是套住腿的两条裤筒,胫衣外面还得穿裙子,这裙子就是裳。
这是三种衣服。
再来看一组名词——戈矛、矛戟和甲兵。
这是一组兵器。
戈是一根长柄配一个横着的刃,样子有点儿像镰刀,主要功能是钩。
矛是一根长柄配一个尖头,主要功能是刺。
戟是戈和矛的合体,既有横刃又有尖头,既能钩又能刺,威力更大。
而甲兵则是铠甲和兵器的合称,泛指兵器。
其实,不仅甲兵泛指兵器,戈矛和矛戟也可以泛指兵器,我们熟知的成语——金戈铁马和折戟沉沙中,戈和戟不就是泛指兵器吗?
最后看一组动词——同仇、偕作和偕行。
什么叫同仇?你恨谁我恨谁,这就是同仇,强调的是思想的一致。
什么叫偕作?你干什么我干什么,这就叫偕作,强调的是行动的一致。
什么叫偕行?你到哪儿我到哪儿,这就是偕行,强调的是方向的一致。
知道了这些关键点,再来翻译这首诗,就容易了。
谁说没有衣裳穿?你我一同披战袍。
国王兴兵要打仗,赶紧修理戈和矛。
同仇敌忾(kài)赴战壕。
谁说没有衣裳穿?你我一同披汗衫。
国王兴兵要打仗,赶紧修理矛和戟,并肩携手在一起。
谁说没有衣裳穿?你我一同穿战裙。
国王兴兵要打仗,赶紧修理甲和兵,同心协力向前行。
这首诗好在哪里?
这首诗用的也是复沓的写法。
三段结构都差不多,只是变了几个词而已,这是它跟《木瓜》一样的地方。
但是,两首诗也有不一样的地方。
不一样在哪儿呢?《木瓜》诗里,木瓜、木桃、木李都是差不多的水果,而琼琚、琼瑶、琼玖,也都是差不多的美玉。
三段意思基本一样,彼此之间是平行关系,唱起来的感觉像单曲循环,缠绵委婉。
但是,《无衣》却不同。
它的名词虽然差别不大,但动词却不一样了。
它的动词是递进式的,第一段同仇,是情感;第二段偕作,是行动;而到了第三段偕行,战士们已经穿好了战袍,擦亮了武器,雄赳赳(jiū)气昂昂地走上了战场。
这样的歌唱起来,就不再是平行式的单曲循环,而是一段比一段激昂,再加上四字一句的整齐句式,整首诗就有了进行曲的感觉,让你不由自主地跟着它手之舞之,足之蹈之。
很多人说,这就是中国最早的军歌。
结构像进行曲,气势更像进行曲。
这首诗的写作背景,一般认为是周幽王末年,犬戎攻打镐(hào)京的那段时间。
大敌当前,周王室摇摇欲坠,这个时候,本来跟周王室关系不深的秦人却表现得比谁都积极,他们只等周幽王一声令下,马上一呼百应,奋勇向前。
这一下子就显示出秦人的精神面貌了。
什么样的精神面貌呢?要打仗了,大家都在做准备,只要有谁喊一嗓子,“我没衣服了”
,马上就有无数人回应,“与子同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