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据说北宋仁宗的时候,西域进贡了一匹宝马,头高八尺,马头像龙,马骨像凤,马背像虎,花纹像豹。
这匹马嘶鸣一声,其他的马全都不敢叫了。
苏轼说“万马齐喑”
,只是想用普通马的不敢鸣叫来衬托宝马的厉害,但是龚自珍用这个词,指的却是所有人都不敢发表意见,整个社会死气沉沉。
第三,“不拘一格”
。
“拘”
是拘泥,限制;“格”
是规格,标准。
“不拘一格”
就是不拘泥于一种模式。
知道了这些知识点,这首诗怎么翻译呢?
中国焕发生机要靠风雷激**,整个社会无人说话终究令人悲哀。
我劝天公要重新抖擞精神,不拘一格地降下各种人才。
这首诗的好处,第一在于借题发挥,第二在于刚健有力。
先说借题发挥。
什么叫借题发挥呢?很多人不知道,这首诗本来是一首青词。
所谓“青词”
,是道教斋醮做法的时候,献给上天的章奏,也就是祈祷文。
这种祈祷文是写在青藤纸上的,所以叫青词。
青词早在唐朝就开始出现,到了明朝,因为嘉靖皇帝信奉道教,写青词成了热门,谁写得好,就能讨皇帝喜欢,官运亨通。
比如,大家知道的奸相严嵩,就是靠写青词当上的内阁首辅,所以当时号称“青词宰相”
。
到了清朝,皇帝大多信仰喇嘛教,宫廷里不怎么搞道教的斋醮仪式,所以文人写青词的少了,但是在民间,老百姓祭神时,还会写青词。
当时龚自珍不是回家乡杭州吗?途经镇江,正好赶上当地办赛神会,祭祀玉皇大帝、风神、雷神等各路神灵,老百姓跟着磕头焚香的有好几万人,算是当地的大活动。
龚自珍是海内闻名的大才子,此时路过镇江,镇江的道士怎么能放过他呢?就缠着他,让他写青词。
龚自珍也正有一肚子的想法要抒发,所以二话没说,就答应了。
问题是,怎么写呢?要知道,青词既然是写给神仙的,那么内容无非就是虔诚祈祷,乞求行云降雨也好,祈祷五谷丰登也好,反正得把请求的事写明白,还要让神仙看到你的诚心。
那么,龚自珍会不会这么写呢?他才不会。
他不是无知无识的普通老百姓,他也不是真的相信什么风神、雷神、玉皇大帝。
但是他觉得这个时代的气氛太压抑了,他心里憋闷,他想向上天喊两嗓子。
喊什么呢?“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
他说,现在的中国,太像一潭死水了。
要想让国家有生气,是真的需要有风雷激**!
就让风雷打破这种大家都不敢说话,也不愿说话的消极状态吧,这种死气沉沉的局面,是多么令人悲哀啊!
这是不是在祈祷神灵?既是,又不是。
说它是,是因为龚自珍确实是在呼唤风雷;说它不是,是因为这风雷并不是大自然的风雷,而是社会、人心的巨大变革。
这就是借题发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