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字旁,按照造字原则,肯定跟马有关系,指的是策马奔跑,引申出来,就是奔走效力。
比如,诸葛亮《出师表》的“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就是给先帝效力。
同样,这首诗里,“十年驱驰”
,也是说十年之间,为抗击倭寇奔走效力。
再看“孤臣”
。
古代有个成语叫“孤臣孽(niè)子”
,指的是孤立无援的远臣和妾生的儿子,这两种人都不受重视。
因此,孤臣本意是不受重视的远臣。
但是,在这首诗里,“孤臣”
代指的是戚继光本人。
戚继光当时已经是福建总督,很受重视,怎么还会说自己是“孤臣”
呢?这其实是一种谦称,同时也表达诗人远离皇帝,内心孤独无助的心情。
再看“宸銮”
。
“宸”
是北辰,也就是北极星所在的地方,引申开来,就是皇帝的住所。
“銮”
是皇帝车驾上的铃铛,也代指皇帝。
“宸銮”
放在一起,代指皇帝的住所,也代指皇帝,跟“望阙台”
的“阙”
是一个意思。
知道了这两个知识点,这首诗怎么翻译呢?
在大海的寒波中,我同倭寇周旋已有整整十年,如今,我站在望阙台上,遥望着京城宫殿。
这满天的寒霜犹如我心头的鲜血,洒在千山万岭的秋叶之上,让秋叶殷红如丹。
这首诗可以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是前两句,写望阙台的原因。
诗人在外面待了十年,想皇帝了,所以要登台北望。
第二部分是后两句,写望见的内容。
诗人当然没有看到皇帝,但是,他看到了满山红叶。
整体结构并没有什么出奇的地方,但是这首诗确实写得好。
好在哪里?好在巨大的苍凉和壮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