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这就是句句不离物,把要吟咏的事物写活了。
再看句句不离人。
咏物诗可不是物品说明书,它最重要的特征是托物言志。
也就是说,物的背后必须得有人在。
这首诗里有没有人?当然有,而且同样是句句都有。
第一句“千锤万凿出深山”
讲什么?讲一个人的成长经历。
石灰石需要千锤万凿才能走出深山,一个人不是也需要千锤百炼才能脱颖而出吗?第二句“烈火焚烧若等闲”
讲什么?讲一个人的社会历练。
石灰石需要烈火焚烧才能褪去杂质,一个人也需要经历各种磨难,才能百炼成钢。
第三句“粉骨碎身浑不怕”
讲什么?讲人的牺牲精神。
石灰石变成石灰,是粉身碎骨了,但是,它也体现了自身的价值。
同样,一个人做大事,没有一点儿粉身碎骨的勇气怎么能行!
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我们现在知道地球自转、公转的原理,不也是伽利略这样的科学家粉身碎骨的结果吗?第四句“要留清白在人间”
讲什么?讲人的精神追求。
就像石灰最重要的特性是清白的颜色,一个人最宝贵的地方,恰恰就是清白的品格。
正因为有了对清白的执着追求,一个人才会甘心忍受千锤百炼,也才愿意粉身碎骨,这是多么伟大的人格追求啊!
而且,正是因为有这样坚定的追求,所以诗人才会写“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
,这“若等闲”
和“浑不怕”
,又是何等豪迈,何等昂扬!
这样看来,诗中的石灰是什么?石灰其实就是诗人的象征。
石灰的历练就是诗人的历练,石灰的性格就是诗人的性格。
诗人和石灰融为一体,这就叫托物言志,虽然没有一个字写人,但是又让读者一下子就看到了物背后的人,这才是好的咏物诗。
事实上,这首诗的作者于谦,就和诗里所说的石灰一样,不怕困难,不怕牺牲,而且品格清白,毫无私心。
怎么表现出来的呢?举几个例子。
第一件事,北京保卫战。
当年,明朝打败了元朝,得了天下。
不过,明朝可不是消灭了元朝,它只是把元朝赶跑了。
元朝的领土本来就分为草原和中原两部分,明朝占领中原之后,元朝重新退回漠北草原,还有很强的实力。
这样一来,明朝北边的军事压力一直很大。
到了明英宗时期,蒙古的一支——瓦剌强盛起来,他们率领大军挥师南下,进犯明朝。
怎么办呢?明英宗不是个明智的君主,他根本没考虑好利害得失,更没想清楚作战方略,就误将冒险当勇敢,带着大军去亲征了。
这次亲征的结果如何呢?明朝二十万大军全军覆没,明英宗也在今天河北怀来的土木堡被瓦剌军队活捉了!
皇帝被俘虏,朝廷里自然乱成了一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