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刘禹锡赏花之后心生感慨,就写下了这首《元和十年自朗州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
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
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这个题目很长,我们可以把它分解成三部分。
第一部分,“元和十年”
,这是写诗的时间;第二部分,“自朗州至京师”
,这既是写诗的前提,也给出了写诗的地点;第三部分,“戏赠看花诸君子”
,这是写诗的缘故——你们去看花,我给你们写首诗。
另外,“戏赠”
说明什么?说明这诗有点儿戏谑,有点儿讽刺。
先看知识点。
首先是两个名词,“紫陌”
和“红尘”
。
所谓“陌”
,就是路。
所谓“尘”
,就是土。
陌和尘,为什么还要加上红、紫两种颜色,变成紫陌和红尘呢?这就涉及人们对繁华道路的感受了。
京城的道路上,一定是车马簇簇,人流滚滚吧?这车马一定是花团锦簇,这行人也一定是非富即贵。
路上有了它们,那就不是一般的陌和尘了,而成了紫陌红尘,也就是说,连大道上飞扬的尘土里都带有一种荣华富贵的气息。
再看一个地名——玄都观。
玄都观是长安城最著名的一座道观,紧挨着长安城的中轴线朱雀大街。
长安城是个特别整齐的城市,108个坊(住宅区)被长长的朱雀大街分成了东、西两半。
玄都观在朱雀大街的西边,跟东边的大兴善寺隔街相望,一道一佛,都是长安城著名的宗教场所,也是著名的风景名胜。
知道了这些知识点,再看这首诗怎么翻译。
长安城的大道上,尘土扑面而来,人人都说自己是看花刚刚回来。
玄都观里那红花灼灼的一千多株桃树,全都是我刘禹锡贬官之后才栽种起来的。
这首诗的好处,就是用烘托、比喻和讽刺,给我们留下了一段历史,也留下了一位大写的诗人。
先说烘托。
哪里是烘托呢?第一、二句运用的就是烘托的手法。
“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
。
这两句写什么?写看花。
这花是什么样的?诗人完全没写。
但是,我们知道,这花必定特别好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