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字。
这次远行,不是去流放,而是把家还,这不就是杜甫所说的“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吗?这是何等快乐呀。
第二个字,“轻舟已过万重山”
的“轻”
字。
轻的不仅是小船,更是诗人的心情啊,轻快的船载着轻松的人,在万水千山之间顺流直下,这又是多么快乐!
这就是我们说的第二个好处——“快”
,以船速快捷来衬托心情快乐。
最后看俊。
什么叫俊?俊就是英气逼人。
这首诗,诗俊,人更俊。
先说诗俊。
李白这首《早发白帝城》,其实有个蓝本,这个蓝本就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一本名著,叫《荆州记》。
其中有一段和李白这首诗直接相关:“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这不就是“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吗?可是你看,本来平平常常的文字让李白一改造,变得多么明朗!
《荆州记》又说:“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
这不就是“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吗?本来,在《荆州记》中,猿鸣之声是多么哀婉,可是李白一按下快进键,我们立刻不觉得哀婉了,因为船走得太快了,哀伤也就不必细细品味了,于是,哀伤也就被欢乐压倒了。
这两句诗看似只是写景,但是,景色背后,诗人历尽艰险、进入坦途的快慰也让人一览无余。
所以后来,人们也往往用这两句诗来表达那种苦尽甘来、一往无前的人生经验。
这是诗俊。
再看人俊。
李白这首诗是在什么情况下写的?很多人都以为,这一定是李白年轻时候的作品,要不怎么会那么轻松、那么得意呢?可事实恰恰相反。
这首诗,是李白在58岁的时候写下的,那个时候,唐朝正经历着一场大叛乱,李白的人生也正遭受着一次大挫折。
大家都知道,唐朝有一个著名的皇帝,庙号叫玄宗。
唐玄宗早年励精图治,文治武功都有过人之处。
他最初的年号叫开元,所以,人们就把那个时期称作“开元盛世”
。
但是,开元之后,唐玄宗老了,不愿意工作了,在宫里宠幸杨贵妃,在朝廷信任李林甫、杨国忠等柔佞(nìng)贪婪的宰相;在边疆,又把军政大权交给了一些不怎么可靠的胡人将军。
这些事情凑到一起,就激起一场大祸。
当时,有一个负责保卫东北地区的将军安禄(lù)山,从今天的北京起兵造反,一路打到了长安,这就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安史之乱”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