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出塞二首》(其一)
banner"
>
《出塞》本来是汉乐府的曲子,在汉乐府中属于军乐,曲调自然,慷慨激昂。
但是这一首《出塞》,已经不是一首真正的乐府诗,而是一首七言绝句,属于近体的格律诗。
也就是说,王昌龄借用了一个乐府里的老题目,采取的是格律诗的新形式,抒发的也是自己的新感情,这就是所谓的旧瓶装新酒。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那么,这首诗写了些什么内容呢?先看知识点。
第一,“秦时明月汉时关”
。
这一句诗,乍看之下,很多人都觉得不可理解,难道秦朝只有月亮,汉朝只有关?《三国演义》卷首词《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的作者,明朝大诗人杨慎,曾经给过一个解释。
他说这句诗的意思是秦朝虽然远征,但尚未设关,敌人来了,就在明月照亮的空旷土地上打仗,敌人走了就收兵,不会超时服役;而到了汉朝,在边疆设立大量关塞,这样一来,士兵被迫常年驻守边关,回家也就遥遥无期了。
也就是说,明月就属于秦朝,关就属于汉朝。
对不对呢?别看杨慎是个大诗人,但他这个解释并不好,显得过于拘泥了。
其实,这句诗用的是我们之前讲过的一个知识点,叫互文。
和“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是一个道理。
所谓互文,不光是几个句子之间可以互相补充,一个句子内部的两个元素之间也可以互相补充。
这句诗补充完整之后是什么意思呢?不是秦朝的明月汉朝的关,而是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
第二,“龙城飞将”
。
龙城飞将可不是来自龙城的飞将,而是龙城和飞将。
所谓龙城,又称为龙庭,一般认为,在今天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以西大约470公里的地方,是匈奴祭祀天地的场所,也是匈奴的王庭所在地。
汉武帝时期,大将军卫青曾经打到过龙城,这是汉朝对抗匈奴人的第一个大胜利,所以后来就用龙城代指卫青。
而“飞将”
或者“飞将军”
则是匈奴人对西汉将军李广的美誉,所以,飞将又用来代指李广。
既然如此,龙城飞将是不是就是卫青和李广的合称呢?这样讲不算错,但是显得不够通达。
我们可以把它理解成一个泛指,就是像卫青和李广那样能征善战的将军。
这首诗是什么意思呢?
依然是秦汉时的明月啊,依然是秦汉时的边关,出征万里的战士们至今还未回还。
只要有卫青和李广那样的好将军在,绝不会让匈奴南下牧马度过阴山。
这首诗被后世的好多评论家认为是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
它到底好在哪里呢?它抒情好,议论也好。
先看抒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