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日月交替运行,好像就从大海里出生。
银河星光璀璨,好像也从大海中升腾。
我是多么幸运,就用这首歌来表达我的心情。
先看结构。
这首诗可以分成三部分。
前两句,“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是第一部分,算是整首诗的写作由头。
中间十句,“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是主体内容,也是第二部分,写登临之后看到的风景。
最后两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是结尾,也就是第三部分。
从结构安排可以看出来,这首诗的重头戏在中间部分。
这部分写得极其雄壮,可以概括成三大好处。
第一,这首诗写出了最雄壮的大海。
我们是农业民族,不常在海里活动。
所以古代诗人很少直接写到海,即使写也是把它当成边界、当成尽头来看待。
比如,我们之前讲《长歌行》,“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海并不是诗人关注的主体,诗人只是想说,河到这里就结束了。
还有一种,虽然也写海,但海只算是一个背景。
比如张九龄的“海上生明月”
(《望月怀远》),诗人关注的主体是明月,海只是衬托明月的一块大幕布而已。
但是,这首《观沧海》不一样,海就是他要写的主要内容。
他对大海,有三处形容:其一,“水何澹澹”
;其二,“洪波涌起”
;其三,“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
“水何澹澹”
形容什么?形容海面的宽广和平静,这是大海的常态。
大海平时是平静的,但是一旦秋风吹起,它又是那么波涛汹涌。
“洪波涌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