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这使我们不可避免地得出这样的结论:病人在“失神”
状态下的心理状态是这些高度情绪化的幻想刺激的结果。
说来奇怪,病人此时只能用英语理解和表述,并把这种新颖的治疗命名为“talkingcure”
(谈疗法),且常常戏称为“ey-sweeping”
(扫烟囱法)[176]。
似乎是出于偶然,医生很快就发现这种把心灵打扫干净的过程所达到的成效远远超出了暂时缓解她反复出现的精神错乱。
事实上,如果让她在催眠状态下,伴有情感的表达,回忆起某种症状最早出现的场合及相关的经历,就有可能消除这种痛苦的症状。
“那是夏天最炎热的几天,病人受着干渴的折磨,因为不知道为什么,她突然发现自己不能喝水了。
她端起水杯,非常想喝水,但是杯子一碰到嘴唇,她就像患了‘恐水症’(hydrophobia)的病人一样把杯子拿开了。
每当她这么做的时候,显然有两三秒钟是处于‘失神’状态。
为了减轻那折磨人的干渴,她只能以西瓜等水果为生。
这样大约持续了6周,直到有一天她在催眠状态下嘟哝着谈到了她的英国‘女佣人’,这个人她并不喜欢。
接着带有厌恶的神情讲起,有一次她走进这位女佣人的房间,看到她那只小狗——可怕的牲畜!
——怎样在一个玻璃杯子里喝水。
出于礼貌,这位病人当时没有说什么。
当她把当时压抑的愤怒一股脑儿地发泄出来后,她就想要点什么喝,并毫无困难地喝了大量的水。
她从催眠状态下醒来时,杯子尚在嘴边上。
从此,这种心理障碍就消失了,再也没有复发。”
[177]
请各位允许我在这个问题上再多说几句。
以前从未有人采用这种方法来消除过癔症的症状,也从未有人对病因有过如此深刻的洞察。
如果能够证实病人的其他症状——也许是大多数的症状——是以同样的方式产生和消除的,那么这无疑是一个重大的发现。
布洛伊尔不遗余力地来证明这一点,他进而对病人其他的更为严重的病症的致病原因做了系统的考察。
事实确实如此,几乎所有的病症都是这样形成的,即形成于情绪体验(emotionalexperiences)的残留物或可称为“沉淀物”
(precipitates)。
据此,后来我们把这些体验称为“心理创伤”
(psychicaltraumas),并利用病症与引发病症的创伤性情景的关系对病症的特性进行了解。
用一个专业术语来说,这些病症是由那些记忆残留下来的创伤性情景所“决定的”
,没有必要再把它们说成是神经症造成的变幻无常、神秘莫测的产物。
但是有一个意料之外的问题值得重视。
促使症状形成的往往并不只是一种体验;恰恰相反,这种结果通常是由几种创伤聚合所致,并常常是通过大量类似创伤的反复出现而导致的。
因此,我们必须按照时间顺序,或者确切地说是相反的顺序,即从现在开始追溯过去来再现整个致病记忆的历程;要想跳过最后出现的创伤,以便更快地找出最早的、常常是最有说服力的创伤,那几乎是不可能的。
除了我已经给你们讲过的由于厌恶狗从玻璃杯里喝水而对水产生恐惧的例子,想必你们现在会要我多讲几个导致癔症发作的事例。
不过如果我要按我的计划讲,就应该约束自己少举例子。
例如,关于这位病人视功能障碍的问题,布洛伊尔描述了他和病人追溯到的这样一种情景:“当她眼含泪水坐在父亲的床边,父亲忽然问她几点钟了。
可她看不清楚,她费了好大的劲儿把手表贴近她的眼睛。
表盘现在看起来非常大,在她眼里,表盘大得不能再大了,她又一次强忍住泪水,以免病中的父亲看到。”
[178]而且,所有病症的表现都来自于她护理生病的父亲那段时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