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我们也不应忽视各种不同的宗教体系的比较研究的影响,以及它们彼此排斥和不相容的作用。
科学精神凭借这些初步的论战而强大起来,最终获得了足够的勇气,以至于敢对宗教宇宙观中最重要的、最具情感价值的成分进行考察。
人们可能始终看到——尽管敢于公开讲出来是很久以后的事——宗教向人们承诺,只要他们能遵守某些道德要求,就向他们提供保护和幸福,但这种种表态也已表明其自身是不值得信赖的。
宇宙中似乎并不存在那种力量,它以父母般的关怀照管着人们的安康,并给他们的所有活动带来团圆的结局。
相反,人类的命运可能既不符合“宇宙行善”
(UniversalBenevolence)的假说,也不符合与此有些相冲突的“宇宙公正赏罚”
(Uice)的假说。
地震、海啸、大火,根本不分是善良与邪恶,虔诚与不敬。
更何况,我们谈论的不是非生物自然界,而是人,其命运依赖于他人的种种关系,所以,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绝不是规律。
凶暴、狡猾或残忍的人往往占有令人羡慕的世间财富,而善良的人却一贫如洗。
各种黑暗的、无情的和没有爱心的力量在支配着人们的命运;宗教赋予宇宙统治的奖惩体系似乎并不存在。
这再次说明,我们有理由抛弃宗教从泛灵论那里获得的一部分理论。
通过证明宗教是如何起源于儿童的无助,通过在成人的愿望和需要中的童年残迹去探求宗教的内容,精神分析学对宗教的宇宙观提出了最新的批评。
确切地说,这并不意味着否定宗教;但它仍然是我们认识宗教的一种必要的完善,而且至少在这方面,它是对宗教的一种否定,因为宗教自身表明宇宙起源于神。
当然,假如我们对神的解释,可以被宗教接受,那么它在这方面肯定就没有什么错了。
总之,这就是科学对宗教宇宙观的评价。
种种不同派别的宗教在为谁占有真理而争论不休,而我们却认为关于宗教的真理性问题无法获得彻底的回答。
宗教是一种控制感性世界的企图。
由于生理上的和心理上的必然性,我们在内心中产生了一个渴望的王国。
而借助于这一渴望的王国,我们置身于感性世界之中。
但是,宗教并不能实现这一点,其教条留有它们所产生的那个时代(即人类童年的无知时代)的印迹。
它的安慰不值得信任。
经验告诉我们,世界并非保育室。
相反,宗教努力强调的那些道德要求应该给予另外的基础;因为它们对于人类社会而言是不可缺少的,而且把对它们的服从与宗教信仰联合起来是危险的。
如果我们试图确定宗教在人类发展中的地位,那么,它看来并不是永恒的获取物,而是与个体文明者从童年到成人的发展中所必须经历的神经症相似的东西。
[160]
你们当然可以自由地批判我的这种观点;我甚至可能在来路上与你们相会于这点上。
关于宗教宇宙观的逐渐衰弱,我所告诉你们的自然很简略,是不完善的。
关于各种不同过程的秩序,我也说得很不清楚;我没有阐述各种力量在唤醒科学精神中的合作情况,也没有论述在宗教宇宙观实行绝对统治和后来受日益增强的批判的影响时它自身的变化。
最后,严格地说,我的评论仅限于宗教的一种形式,即西方人的形式。
可以说,为了便于说明,我构建了一个解剖学的模型,以期尽可能留给人们深刻的印象。
我的知识是否在任何情况下都足以使事情做得更好、更完善,这一问题我们现在不妨暂时搁置一旁。
我明白,你们可以在别处听到比我谈得更好的论述。
尽管在我的讲演中没有什么新东西;但我坚信,即使是关于宗教问题的资料的最细心的研究,也不会动摇我们的结论。
众所周知,科学精神反对宗教宇宙观的斗争尚未结束,至今,这种斗争仍在我们面前进行着。
虽然精神分析一般很少拿起论战的武器,但我并不反对研究这场争论。
这样,我就可能进一步阐述我们对宇宙观的态度。
你们将看到,宗教支持者所提出的一些论据是多么容易答复,而也有一些的确难以驳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