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12][确实,弗洛伊德远远没有始终坚持他在这里所做的区分。
他经常使用“Angst”
这个词来表示一种恐惧状态,却没有提及未来。
在这一段话里,他开始勾画在《抑制、症状和焦虑》(1926d)所做出的区分,这就是,把焦虑视为对创伤性神经症的一种反应——或许等同于在这里所谓的“惊恐”
——和把焦虑视为这种事件临近时的一种警告信号。
也请参见第31页他使用的“对焦虑的准备”
这个短语。
]
[13][《癔症现象的心理机制》第一节末尾。
]
[14][这句话的最后15个词是1921年补加的。
所有这些内容请参见《释梦》(1900a),标准版,第5卷,第555页以下。
]
[15]以后的进一步观察完全证实了这种解释。
有一天,这个孩子的母亲出门几个小时,回来时她听到孩子发出“哦……宝贝儿”
的问候声,最初她很难理解这句话的意思。
但是,结果不久便出来了,在这段漫长的孤独的时间里,这个孩子发现了一种使自己消失的方法。
在那面长长的几乎接近地面的镜子里,他发现了自己的镜像,这样,他趴在镜子前面的地上,就能使他的镜像“走开”
。
[对这个故事的进一步提及可在《释梦》中发现,标准版,第5卷,第461页注。
]
[16]当这个孩子5岁零9个月的时候,他的母亲死了。
现在,她真的“走开”
了(“哦……嗬”
),这个小男孩并没有表现出悲伤的迹象。
确实,在这段间隔的时间里,他的母亲又生了另一个孩子,这引起了他最强烈的忌妒。
[17]参见我对歌德的童年回忆所做的注解(1917b)。
[18][参见在弗洛伊德去世后出版的论文《戏剧中的变态人物》(1942a)对这个观点所做的详尽研究。
这篇论文很可能写于1905年或1906年。
]
[19]参见我的论文《回忆、重复和逐步突破》(1914g)。
[在这同一篇论文中可以找到早期所提到的“强迫性重复”
,这是本书所讨论的一个主要的主题。
(也请参见前面编者注。
)——在下面几行中在特殊意义上所使用的“移情性神经症”
这个术语,在这篇论文中也出现了。
]
[20][把自我看作是具有某些功能的一个连贯的结构,这个看法似乎可追溯到弗洛伊德的《科学心理学设计》。
例如,参见该书第一部分第十四节(弗洛伊德,1950a)。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