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有位叫贝尔(Bell)的学者写道:“我不知道有哪位科学家对青少年的情绪问题做过仔细的分析。”
只是在探讨退化现象及作为退化的标志时,才留意青春期前身体的性表现。
在我所谈过的描写青春期发展的心理学著作中,根本没有一章是描写儿童的**的,诸如普莱尔(Preyer,1882)、鲍德温(Baldwin,1893)、普雷兹(Perez,1886)、斯图吕贝尔(Strümpell,1899)、格罗斯(Groos,1904)、海勒(Heller,1904)、苏里(Sully,1895)及他人的著名著作均是如此。
通过对创刊于1896年的期刊DieKinderfehler的检查,对这一领域的现状更可获得更清晰的印象。
然而,他们却认为,童年期的爱并不需要去发现,普雷兹(1886,第272页)强调了它的存在;格罗斯(1899,第326页)将其作为普遍现象:“有些孩子很早就有性冲动,并执意要与异性接触”
;贝尔(1902,第330页)发现的“**”
的最早例子是在3岁时。
此处可再参照霭理士(1913,附录B)的作品[1910年增注]。
自从霍尔(Hall,1904)详尽无遗的作品问世之后,关于幼儿性活动文献缺乏的这种判断便不妥了。
莫尔的近作却并未改变原状。
另外,可参见布洛伊尔的作品[1915年增注]。
自此之后,海尔姆尔(Hellmull,1913)对被忽视的性因素做了充分的探讨。
[62]在《掩蔽性记忆》(1899a)中,我试图解决与童年期早期记忆的有关问题。
亦可参见《日常生活心理病理学》(1901b)第四章。
[63][1915年增注]若不能将这两个过程同时考虑,那就无法理解压抑的机制。
这种情况类似于旅游者攀登Giza大金字塔,必须一边推一边拉才能成功[参见弗洛伊德《压抑》(1915d)一文]。
[64]见《癔症的病因》的第一部分的最后一段(1896c)。
[65]我们可以利用第二种材料,因为神经症者的童年生活与正常人的童年生活并无本质上的差异[1915年增注]。
只不过在有关现象的强度和清晰度方面有所不同。
[66]我所相信的幼儿性功能的发展历程,在解剖学上可找到类似的现象。
拜耶(Baywe,1902)发现,新生儿的内性器官(如子宫)总是比年龄大的孩子还要大。
只不过我们找不到解释这一退化现象的确切观点。
哈尔班(Halban)认为**的其他方面也是如此。
哈尔班认为,退化中止于出生后的数周之内[1920年增注]。
坚持用性腺解释性的权威们,在解剖学研究的影响之下,也承认了幼儿性活动及性的潜伏期。
我曾引用过李普什舒兹(Lipschfitz)书中的说法(1919,第168页):“更公正地讲,完成于青春期的性征的成熟,是更早期发展历程的加速——在我看来,这一过程始于胎儿期。”
“从总结的角度称之为青春期的阶段,或许该称为青春期的第二个主要阶段,它始于第二个十年的中间……童年期,即从出生到第二个主要阶段,可视为青春期的间歇阶段。”
费伦茨(1920)在一篇评论中(关于李普什舒兹的书评)注意到了解剖学发现与心理学研究的吻合性。
这种吻合的事实仅仅在于,性器发展的“第一次高峰”
出现在胎儿早期,而婴儿**的明显表现却是在3岁到4岁时。
当然,无须期望解剖学上的发展与心理上的发展具有同步性。
这种研究主要以人类的性腺为对象,既然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动物不存在潜伏期,那么,知道下列现象将是十分有趣的:高等动物是否也存在着性发展的两次高峰。
[67]“性潜伏期”
也是借用霭理士的术语。
[68][1915年增注]在我现在所讨论的情形中,性本能力量的升华是按反向形成的途径进行的。
但一般而言,升华与反向形成泾渭分明的两个过程。
升华可按其他和更简单的机制形成。
[关于升华的更进一步讨论可参见弗洛伊德《论自恋》(1914c)的第三部分及《自我与本我》的第三、四、五章(1923b)]。
[69]在英语中,几乎没有德语“lut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