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也就是说??我们的‘不合格’电站,救了半个巴黎。”
会议最终无果而终。
但真正的胜利发生在接下来的七十二小时。
《费加罗报》头版刊登长文《当工程师成为诗人》,讲述潮汐站如何在洪水中守护微光;雷诺阿组织了一场街头画展,展出平民绘制的“我家门口那盏灯”
;更有上千市民自发前往西郊,带着工具、食物与蜡烛,协助加固线路。
而最出人意料的是,巴黎地铁工人联合会宣布支持我们,不仅愿提供废弃隧道使用权,更承诺义务施工。
他们在声明中写道:“我们挖通地底,不是为了让更多人看不见阳光。”
马斯生开始反击。
八月二十日,《法兰西回声报》突然刊发系列报道,指控我的直流系统存在“隐蔽性辐射危害”
,引用所谓“瑞士医学研究院”
的匿名研究,称长期暴露于低压直流环境会导致神经衰弱、生育力下降。
舆论再起波澜。
第二天,我在索邦大学公开演示实验。
邀请三十名志愿者(包括记者、医生与工会代表)进入模拟供电舱,连续生活七十二小时,全程由第三方医师监控身体指标。
同时设置对照组使用交流电。
结果揭晓当日,全场哗然:两组人员各项数据均无显著差异,部分使用直流电者甚至睡眠质量更优。
我当众拆解那份“瑞士报告”
,指出其数据伪造痕迹明显,且所谓研究院根本不存在。
“有些人,”
我面对镜头平静地说,“宁愿编造科学,也不愿面对真相??那就是,他们害怕的从来不是电流,而是失控的权力。”
风波渐息之际,一封匿名信寄到办公室。
信中附有一张模糊照片:深夜,克鲁索钢铁厂某仓库内,数名工人正将印有“托马斯电气”
标识的铜缆装车,运往郊外一处隐蔽厂房。
随行记录显示,这批材料标注为“废品回收”
,实际完好无损。
举报者写道:“他们想制造短缺,抬高价格,再以‘救市’姿态介入。”
我立刻派人追踪车辆路线,发现终点竟是马斯生旗下一家空壳公司。
更令人震惊的是,该公司注册资金来自三家看似无关的信托基金,层层追溯后,竟全部指向德?雷赛布控制的海外账户。
证据确凿。
我没有立即曝光,而是将资料副本分别寄给司法部、《时代报》主编、以及教皇使节。
然后,在一个晴朗的午后,亲自登门拜访德?雷赛布。
他在私人庄园接待我,庭院里玫瑰盛开,喷泉叮咚作响。
“您不该来。”
他端坐藤椅,语气淡漠。
“但我来了。”
我放下文件袋,“您知道为什么爱迪生坚持用直流电吗?不是技术落后,而是他相信??电力应该贴近人,而不是统治人。
就像您当年建运河,是为了连通世界,而非分割利益。”
他眯起眼:“你在道德绑架?”
“不,我在提醒。”
我直视着他,“您一生跨越两大洲,凿穿山脉,改变贸易格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