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当晚,渔船终于抵达科孚海峡。
接头人埃莉诺是一名独臂女性,左袖空荡荡地别着一枚鸢尾花徽章。
她带领他们穿过一片橄榄树林,来到一处伪装成农舍的地堡入口。
内部灯火通明,墙上挂满各地报纸剪报:《归来》在布拉格被学生传阅;《孤狼之言》出现在维也纳咖啡馆的桌垫下;《致明日之民》的手抄本甚至出现在圣彼得堡冬宫博物馆的展品说明旁,替换掉了原文案。
“你们的名字已经成了暗语。”
埃莉诺递给他们热汤,“在柏林,工人用‘莱昂纳尔时刻’指代罢工前夕的静默集结;在里斯本,诗人朗诵你的诗前必须先吹灭蜡烛,象征‘真相不可直视’。”
就在此时,警报骤响。
监控显示三辆黑色装甲车正从主路逼近。
埃莉诺迅速启动地下通道:“这里有通往阿尔巴尼亚边境的旧铁路隧道,二战时游击队用过的。
快走!”
混乱中,莱昂纳尔抓起桌上一份加密电文匆匆浏览。
发件人署名为“梭罗协会”
,内容只有一句:“时间胶囊将于今日开启第一枚??马赛港旧灯塔地下室。
见证者七人,均为十五岁以下儿童。”
他的心猛地揪紧。
那些孩子根本不懂他的文字,但他们将成为第一批正式聆听他作品的人。
而这仪式本身,就是对“清音计划”
最锋利的反击。
他们沿隧道步行两天一夜,途中遭遇一次塌方,险些被活埋。
索菲娅体力耗尽,多次昏厥,但仍坚持前行。
第三天黎明,他们爬出出口,眼前是一片高山草甸,晨雾缭绕如梦境。
远处村庄升起炊烟,教堂钟声悠悠传来。
一名牧羊老人见到他们,怔了片刻,忽然用法语说:“我在等你们。
三天前,有个穿黑袍的女人来过,留下这个。”
他递出一只陶罐,封口用蜡密封,上面刻着一朵鸢尾花与三点标记。
莱昂纳尔撬开蜡封,倒出里面的纸卷。
竟是一页《归来》的原始手稿,边角有他当年删去的段落:“当我说出第一个真话时,我就不再属于我自己。
我成了千万张嘴的回声,成了风暴来临前的最后一阵风。”
而在纸背,另有一行陌生笔迹:“亲爱的后来者:不要寻找我们。
我们已将身影投进你们的脚步里。
若你仍在书写,请记住??最深的自由,是敢于让自己的名字被遗忘。”
他跪坐在地,泪水滑落。
这一刻他终于明白,所谓传承,并非火炬交接,而是种子入土。
它不会宣告自己生根,只会在某一天,突然破土而出,长成遮天蔽日的森林。
一个月后,莱昂纳尔与索菲娅潜入巴黎郊区。
他们在蒙马特高地背面租下一间地下室,重新架起一台老式印刷机。
没有宣言,没有集会,只有一页页油墨未干的纸张悄然流入城市血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