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而在历史上,平定王敦二次叛乱的主力便是流民兵。
沈充听到这里,脸色更苦。
这个原因他同样考虑到,早在年初便劝王敦举荐郗鉴入朝为尚书令,尊其位而分其兵,但效果如何却不敢想。
正因如此,他才心存死志,想要在朝廷还未彻底掌握流民兵前行险一搏。
然而接下来沈哲子又陈述的一个理由则直指他心中最为忧虑的情况:“王门北伧,披章服之豺狼也!
虚名寡恩,无耻之尤!
周氏之功如何?三定江南,非其戮力而战,荡平三吴,侨姓岂能南渡?因言而诛,功业俱毁。”
听到这话,沈充神情颇不自然。
追究起来,周氏破败还是他亲自动的手,借助王敦权势剪除这一世仇。
但通过这件事,他也能看出来王敦的刻薄寡恩,视江东各家如待宰羔羊,而周氏上一代的族长周玘临终更是对儿子周勰遗言道:“要我命的是北方伧子,你若给我报仇,才算是我的儿子!”
南北积怨,可见一斑。
沈充虽有深虑,只是心里还存侥幸:“江东兵甲,沈家最盛,若要维稳三吴,大事未竟,他怎敢与我反目?男儿于世,岂能苟活,生不就五鼎食,死则就五鼎烹!
非此壮烈,死尤抱憾!”
听到这话,沈哲子不禁动容。
他自以为熟知历史走向,能够为老爹指点迷津,但其实生在当下,老爹对时局的认知未必就弱于自己。
只是不甘屈就现实,哪怕豁出性命,也要为家族撞开一个新天地!
士庶鸿沟,如天壤之别。
两晋以降至于南四朝,吴兴沈氏从地方上的宗贼土豪一路晋级到士族高门,便是一代代族人们的血泪奋斗史。
在没有沈哲子参与的那个历史上,老爹沈充以死犯险赌命只是序幕,下一幕便是他那个襁褓中的兄弟沈劲日后为了洗刷父辈谋逆污名,死战洛阳。
这种情怀,或许可钦佩,但沈哲子却不认同。
那个父辈舍命都要追求的士族名分,在他看来是一个最大的笑话,天理难容之荒谬!
狗屁的魏晋风骨,狗屁的士族风流,一群尸位素餐的废物,血肉为背景的南朝苟安画卷,皮囊再华美,内里都是令人作呕!
所以,沈哲子要阻止老爹举兵响应王敦,在他心目中,已经不只是为了保命,而是保留这一份壮志,用到该用到的地方。
身在斯时斯地,身为汉家血脉,他也有壮志,北望神州,哪怕是死,也要死在中原大地!
东晋以降,历次北伐从无义师,各自别有怀抱。
他要穷极一生之力,打造出一支纯粹为杀胡虏、复神州、兴汉祚的北伐义师!
“青雀,昔年为父对你冷落,不意我儿竟已经有了如此才志。
江左未有之麟儿,岂能长于寒庶之门!”
沈充仰头大笑,将沈哲子揽在怀中,眼中决意更甚:“临别之时,能听到我儿一番高论,死亦无憾!
你在家安心休养,照顾母亲和幼弟,待为父豹尾凯旋,封妻荫子!”
说罢,他蓦地起身,对着廊下低头垂泪的夫人魏氏深施一礼:“夫人持家有道,教养麟儿,是我家大恩!
先前粗莽错怪,夫人你不要介怀。
我走后,无论能否成事,家室都有依托,勿须忧怀。”
沈哲子看到这一幕,却有些傻眼,没想到自己苦劝半晌,反而坚定了老爹谋反的决心。
古人的脑回路,果然不同于后世。
眼见老爹大笑出门,他将心一横,决定使出自己倚为杀手锏的一招:“父亲且留步,我还有一件事要跟您商讨!”
,!
兴废只在王敦这种侨姓权臣一念之间。
正因为亲手毁掉周氏门庭,沈充才满怀危机感,依附王敦麾下,希望能够凭借拥立这种不世之功从而提升门第,使沈家成为真正难以撼动的高门。
所以哪怕心里瞧不起王敦这志大才疏的北伧,沈充还是不得不阿事之,希望籍助琅琊王家权势来振兴自家门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