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天中文网

0095 无人为耕(第1页)

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

沈家虽然家大业大,在这方面却真的不能给沈充提供多少援助。

年初沈家田亩人口清查,倒是清点出近千户人丁,但随后又是一轮的土地兼并。

还有沈哲子创建的诸多工坊,也需要大量劳力。

沈家本家,如今都已经陷入了劳力荒。

郡府直辖的吏户军户去了哪里,沈哲子很清楚。

他今年在武康就主力干这事,从武康县署到吴兴郡府,被他抠出来千余户。

虽然这一部分人口不能直接划为私产,仍要有定额的钱粮捐输,但官府再指使起来肯定也不便利。

自己做这事的时候是挺爽,可是听到老爹身为主官也面对这困境,屁股决定脑袋,心中正义感便油然而生,对那些大族无耻行径分外不耻。

这就是所谓的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但这个问题,其实根本不成问题。

沈哲子知道如何解决,老爹自然也明白该如何解决,但就是解决不了,这就是时局之吊诡所在。

从晋陵、京口,一路直到荆襄一线,大量流民居无定所,嗷嗷待哺,非但不能有所产出,反而要仰仗三吴接济。

长江沿岸人多田少,会稽这里人少田多。

以会稽时下拥有的田亩数,即便不垦新田,直接安置三万户流民快速投入生产,绰绰有余!

但时下的局面是,侨人挟民自重,南人据地自肥,彼此对立,谁都不肯让步。

前几年朝廷倒是力行土断,结果是王敦兵发建康,老爹沈充等吴人豪强兴兵响应,皇帝被软禁,忧愤而亡!

如此吊诡一个局面,沈哲子这个穿越者都无计可施。

解决方案明明摆在这里,如果能把北地流民内迁到吴中投入生产,效果要好过他埋头攀科技树、种田二十年。

但问题是,这已经成为南北士人的一个禁忌,谁碰谁死!

父子两个相对而坐,彼此都是愁眉不展,沈充扶额叹息道:“时下这个局面,我也只能勉力维持,不敢有何过激动作。

庾叔预此前传信我,言道台中颇有让我移镇之论。

虽然还未定议,但有此风传,可见前景堪忧。”

这件事沈哲子也知道,年中皇帝终于发力,一举将荆州拿下,让交州刺史陶侃与荆州刺史王舒调镇。

如此一来,王家方镇力量荡然无存,只剩王导一人在中枢苦苦支撑。

但问题是,陶侃虽然已经就任荆州,王舒却称病死赖在建康不走,不想去那荒凉之地就任。

大概此时他也后悔当初没跟王敦一起造反,致使如今进退两难。

如此大的政治波动,沈家自然也难豁免。

因王家势衰,政局复又变得混乱,而且随着纪瞻去世已久,原本沈家依赖的吴人政治圈行将瓦解,又开始一轮新的站队。

尽管沈充心内有些不愿意,但在政治上还是与庾氏兄弟等豫州侨人越发靠拢。

侨人也非铁板一块,琅琊王氏是青徐头马,庾氏兄弟已成豫州旗帜。

本来沈家身为吴人,不至于跟他们混到一起,但其软肋是门第声望尚不足担当吴人舵手,因此只能借这一派来抵消青徐侨门的政治施压。

想到这个问题,沈哲子也很头大。

原来他为自家与颍川庾氏牵线,是因为深知皇帝一旦死后,庾家以外戚执政,很快便与王氏分庭抗礼,有执掌方镇的需求。

但是时下因为他的涉入,历史已经发生改变。

原来这个时间点,皇帝应该已经英年早逝了。

但是至今,仍然活得好好的。

深究原因,应该与沈哲子脱不了干系。

年中皇帝下诏让沈家进献醴泉真浆,于是沈哲子便有了猜测,历史上皇帝之所以早逝,多半与服散有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从冷宫公主苟成武道至尊好友死亡:我修为又提升了漫威:圣斗士之父退婚后她成了真祖宗我真不是全服第一回到2002当医生木叶之忍者人生我能看到准确率男配滚远点全职高手之世邀赛同人团宠王妃躺赢当咸鱼惊悚降临:这个大哥有亿点猛!我有百倍经验一世独尊旧金山往事大国名厨我的纸片人都是龙傲天大明皇妃(共3册)重生之九十年代小厂妹原始部落种田崛起南宋游记乡村教师有请下一位天才中单修真强少在校园气运男主要绝嗣,好孕女配来生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