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秋天来临,江城落叶纷飞。
“青年记忆守护计划”
第二批学员结业,他们带着录音设备回到家乡,走访老人,采集口述史。
一名来自甘肃的女孩寄来一段音频:她九十岁的奶奶第一次说起丈夫死于饥荒年的真相,说完后抱着孙女哭了整整一夜。
与此同时,教育部悄然下发通知,要求各地中小学在“综合实践课”
中加入“家庭口述史调研”
模块。
虽未明言背景,但教材参考书目中赫然列入《倾听手册》。
风波也随之而来。
某权威媒体发表社评,题为《警惕历史虚无主义借科技复活》,指责Ω链“利用AI伪造历史人物言论,制造情绪煽动”
,并呼吁加强网络内容监管。
紧接着,三个地方分站服务器遭到不明攻击,部分数据短暂离线。
林小满面对镜头接受采访,神情平静:“我们从未声称AI还原的是‘真实周文昭’。
我们标明了每一次模拟推测,公开了每一条数据来源。
如果你害怕人们听见过去的声音,那你真正恐惧的,不是技术,是真相本身。”
舆论反转。
大学生发起“耳机行动”
:上千人戴着耳机走上街头,集体静默行走,仅通过蓝牙共享那段终章广播。
视频在网络疯传,配文写道:“我们不是在听反动言论,我们在听父亲的父亲的故事。”
三个月后,攻击停止。
被关停的站点陆续恢复运营,且访问量翻倍。
新年除夕夜,林小满独自留在展馆。
零点钟声敲响时,Ω链自动启动年度纪念仪式。
全国十万名在线用户同步接收到一段新音频??并非来自档案,而是由系统智能整合过去一年所有上传的口述片段,经语义重构后生成的一封“给未来的信”
,由AI以童声朗读:
>“你好啊,未来的孩子。
>我们不知道你活在什么样的世界,
>有没有人还能记得那些被忘记的名字,
>还能不能自由地说出看见的事。
>但我们试着留下了声音。
>它们藏在山洞里,在耳机里,在爷爷的日记本里,在妈妈哼的歌里。
>如果有一天你听见了,请替我们告诉他们:
>‘后来的人,活得更自由了一点。
’
>虽然还不够,但我们在努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