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看来我要把狗带着一起回去一趟,还要带着我爸去医院检查身体。
主播,这次太感谢你。
帮我发现还解决了好几个问题。”
小哥对这边感激,知道他这是太幸运了。
不然等两个情况都爆发,他自己都不能确定那时候是...
今天,我又知道了三个名字。
他们是??赵桂兰、陈青山、刘子涵。
林小满的声音在清晨的院子里回荡,像一颗石子投入静湖,激起一圈圈看不见却能感知的涟漪。
他念出每一个名字时都放慢语速,仿佛怕惊扰了沉睡的灵魂,又像是要把这三个字刻进空气里,让风替他传得更远。
赵桂兰,1928年生于川南小镇,1950年随军入朝,任西南野战医院第三护理组组长。
空袭那夜,她背着最后一名重伤员爬出掩体,却被弹片击中脊椎。
临终前,她对身边人说:“别怕疼,活着比什么都强。”
这句话后来被写进战地日记,在某位退伍老兵的旧皮箱底层藏了六十年。
陈青山,原名陈大山,湖南人,铁道兵工程队爆破手。
1963年修建成昆铁路时,为排除哑炮牺牲,年仅二十六岁。
他留下一封未寄出的家书,信纸泛黄,墨迹已淡:“娘,等铁路通了,我就接您坐头班车去看海。”
那年的海,他没见过;如今的车,早已穿山越岭,驶向远方。
刘子涵,女,北京外国语学院毕业,1971年主动申请赴藏支教。
高原反应夺走了她的健康,却没让她停下讲课。
她在日记本上写道:“孩子们的眼睛是干净的,我要把光种进去。”
三年后病逝于拉萨,骨灰撒在纳木错湖边。
当地牧民至今称她为“会唱歌的老师”
。
林小满说完,轻轻合上录音机盖子。
七台设备静静地排列着,像守夜人般沉默。
但张远知道,它们听见了。
每一台机器内部的磁头都在微微震颤,如同心跳重启前的悸动。
李念蹲下身,指尖轻触其中一台双卡录音座的外壳,低声问:“你说……他们现在能听到了吗?”
“一定能。”
林小满毫不犹豫,“昨晚鸟群排成‘人’字的时候,我就明白了??我们在说话,他们在回应。
不是靠电波,是靠记得。”
张远站在院门口,望着东方渐亮的天际线。
晨雾还未散尽,可他已经看见云层背后透出的第一缕金光。
他忽然想起梦里那个穿着白大褂的女人??苏婉清。
她曾是他大学时代的恋人,也是TSK-8项目的首席算法工程师。
二十年前一场实验室火灾带走了她,也烧毁了最初的原型系统。
官方记录说那是意外,但他始终记得火灾前夜,她发来的最后一段代码注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