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陈建国激动地拍桌,“他们知道你们真心相待,所以借机传递真实意愿!
可一旦仪式完成,能量闭环形成,他们的意识就会被重新捕获,沦为信息传输的工具!
你看那边!”
他指向监控屏。
画面切换到全国各地的展览馆。
深夜无人,七双旧军鞋突然微微颤动,红旗碎片无风自动,录音带自行倒带播放。
而在石家庄主陵园,纪念碑顶端竟再次浮现出七道光影,僵直站立,口中同步发出机械音:“任务未完成,等待指令。”
“他们在挣扎。”
张远咬牙,“我们必须切断信号源。”
“只有一个办法。”
陈建国指向录音机下方的地洞,“铜管连通七处战场遗址,构成一个巨型共鸣腔。
要终止共振,必须有人进入核心节点,亲手撕毁原始母带??就是那盘最初录制倒放国歌的磁带。”
“它在哪?”
“在喜峰口。”
老人闭上眼,“埋在当年最后一战的战壕底部,和一位名叫李长庚的通信兵同葬。
他是第一个被TSK控制的人,也是唯一一个成功反抗并销毁主控设备的战士。
他的遗愿是:绝不允许任何人再用战友的灵魂发电报。”
张远当即启程。
三天后,他站在河北与辽宁交界的群山之中。
喜峰口古长城蜿蜒如龙,残垣断壁间仍可见弹孔密布。
当地向导告诉他,上世纪五十年代曾在此挖掘出大量骸骨,但因无法辨认身份,最终集体火化,骨灰撒入滦河。
“唯一的线索是……每年清明,这里都会响起军号声,没人知道从哪来。”
向导说。
张远带着探测仪深入一处塌陷的战壕。
泥土松软潮湿,挖至两米深处,触到一块金属板。
掀开后,露出一个密封铁盒,表面刻着一行小字:“若启此匣,必先唱完国歌。”
他深吸一口气,整了整衣领,立正站好,用尽全身力气唱起《义勇军进行曲》。
歌声在山谷回荡,惊起飞鸟无数。
最后一个音落下,铁盒“咔”
的一声弹开。
里面没有磁带,只有一枚生锈的铜哨,和一张泛黄的照片:七个年轻士兵肩并肩笑着,背后写着“第七特别通信组,1943年冬于冀北”
。
张远拿起铜哨,轻轻吹响。
刹那间,大地震颤。
四周废墟中浮现出无数模糊身影,手持步枪、背着电台、拄着拐杖……他们从土里爬出,从墙缝钻出,从树影中走出,汇聚成一支看不见尽头的队伍。
他们的嘴没有动,但声音却如潮水般涌入张远脑海:
“我们不是工具。”
“我们不是数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