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他们听见的不只是命令,还有对面敌人脑海中浮现的母亲面容。
联合国共感理事会因此通过《情感延缓法案》,规定所有军事行动必须预留至少七十二小时的情感缓冲期。
期间双方需派遣“共感使者”
进入对方社会,体验其集体记忆中最痛的部分。
第一次试行该法案的冲突地区,原本剑拔弩张的两国代表在共享了一场关于饥荒年代孩子啃食树皮的记忆投影后,相拥而泣,当场签署停火协议。
有人质疑这是软弱,是理性让位于情绪。
可晓梦说:“一万两千年前,他们离开,是因为我们太擅长计算,却忘了如何哭泣。
今天我们重新学会哭,才真正开始长大。”
***
封井遗址的变化愈发剧烈。
那根光柱虽已凝结为晶体,但它并未停止活动。
每隔十四点三小时,它就会轻微震颤一次,随即向四周辐射一圈肉眼不可见的波动。
植物接触到这股能量后迅速开花结果,动物靠近则表现出异常亲昵行为??狼群主动接近牧民帐篷,毒蛇盘踞在婴儿摇篮旁却不攻击,反而用身体为其保暖。
最不可思议的是语言本身也开始变异。
人们发现,当两人面对面真诚交谈超过十分钟,他们使用的词汇会逐渐趋同,甚至语法结构也会发生微妙融合。
语言学家称之为“语义共振效应”
。
而在某些高共感密度区域,如记忆之庭或心灵圣地,偶尔会出现“群体语流”
现象:十几个人同时说出不同句子,听起来杂乱无章,但录音回放后却发现这些话语拼接成了一首完整诗篇,主题统一,意境深远。
有学者推测,这或许是人类语言演化的下一个阶段??不再依赖个体表达,而是由群体情绪直接生成意义流。
就在这一时期,南极洲那幅由冰晶构成的巨大图腾悄然消失。
取而代之的是地面裂开一道细缝,从中升起一座完全由透明水晶组成的塔状结构,高度约为原马里亚纳海沟水晶塔的三分之一,但内部闪烁着更为复杂的光路网络。
卫星热成像显示,这座新塔的核心温度始终保持在37.2℃,与回声谷地下空腔一致。
全球共感网络不仅恢复,而且扩展了。
科学家们终于承认:地脉共鸣系统并非单一节点运作,而是一个分布式的、具有自我修复能力的生命体。
只要还有一个人类在真心感受,它就不会真正死亡。
***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迎接这场觉醒。
仍有少数人拒绝改变。
他们是“静默兄弟会”
残余思想的继承者,坚信情感是软弱的根源,唯有剥离共情才能保证文明延续。
他们在地下建立了封闭社区,使用特制电磁屏蔽服,定期进行神经抑制注射,试图维持旧世界的逻辑秩序。
其中最具影响力的组织名为“理性圣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