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我称之为‘温柔封禁’。”
她继续往下读,脊背发凉。
林晚舟推测,早在上世纪中期,已有势力察觉到“真实之语”
的潜在威胁。
不同于粗暴审查,他们选择培育一种新型社会氛围:鼓励倾诉形式,却系统性削弱倾听质量。
心理咨询热线永远占线,社交媒体充斥“我懂你”
的表情包,学校开设情绪管理课却禁止讨论政治创伤……人们被允许“发声”
,但声音落入真空,得不到实质性回应。
久而久之,公众便默认“说也没用”
,主动闭嘴。
而这套机制的核心,是一种名为“回音茧”
的技术原型??利用特定频率声波干扰人脑颞叶区域,使人产生“已被理解”
的错觉,实则阻断深层共鸣。
最后一段写于1974年冬:
>“他们来了。
穿黑衣的男人带走了所有资料。
我说我要向上级报告,他们笑着说:‘上级就是我们。
’
>如果你还看到这些,请记住:真正的沉默不是无声,是让你以为自己已经被听见。”
录音带编号为“E-07”
,保存完好。
晓梦接入改装过的播放器,按下播放键。
起初是沙沙噪音,接着传来一个疲惫却清晰的女声:
>“……实验编号七,对象:农村寡妇张某,丈夫死于矿难。
给予其十五分钟自由陈述机会,全程录像。
结束后播放预录安慰语音:‘您的痛苦我们都感受到了,政府正在积极处理。
’观察其面部肌肉松弛度提升32%,焦虑指数下降。
但她不知道,所谓的‘处理’文件早在三天前就被归档销毁。
>成功实现情绪安抚与事实掩盖同步完成。
>回音茧,有效。”
录音戛然而止。
晓梦坐在冷硬木椅上,久久未动。
窗外天色阴沉,乌云压顶。
她终于明白东京上空的倒挂钟楼、纽约地铁的诡异广播意味着什么??那不是警告,是**升级后的仪式**。
旧时代用暴力压制声音,新时代则用精密算法编织温柔牢笼,让人们在“被倾听”
的幻觉中自愿放弃真实。
而林晚舟,是第一个看清这场骗局的人。
她合上笔记,问陈奶奶:“后来有人再找过她吗?”
老人摇头:“再没消息。
有人说她疯了,住进精神病院;也有人说她逃去了边境,带着最后一批数据消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