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零点的这个转折差点闪了其他人的老腰,不过这也算是变相的证明了零点的实力,以未成年之躯从幻想地中逃离,这真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我在逃离幻想地后很茫然,也不知道该去哪,就这样在城市里游荡了好几天...
草原上的篝火渐次熄灭,余烬在夜风中翻卷成星点,如同被大地吐纳的魂灵。
林晚晴没有加入牧民的圈,只是静静停在火光边缘,轮椅的金属支架映着橙红跃动的光影,像一具沉睡的乐器正等待唤醒。
她听见那些低语??不是通过终端,而是直接从空气里渗出:一位老妇人对着半截录音带喃喃,“阿爸,今年草长得好,牛也肥了”
;一个少年把写满字的纸折成船,投入火焰时轻声说:“哥,我学会骑马了,你看见了吗?”
这些话语本该随烟消散,可当它们触碰到火苗的刹那,竟凝成一道道微弱却清晰的声波纹路,在空中交织、攀升,最终汇入银河之下那层肉眼难辨的共振场域。
林晚晴知道,这不是幻觉,也不是技术模拟。
这是**情感自组织网络**的雏形??人类最原始的表达欲,正在重塑信息传播的本质。
她打开终端,仅启用被动监听模式。
屏幕上不再有蜂巢协议那规整的数据流,取而代之的是混沌却有序的脉冲图谱,仿佛整片草原都在呼吸。
更远处,蒙古高原的风铃寺、西伯利亚冻土带的萨满祭坛、青藏公路旁经幡飘扬的玛尼堆……全球共感节点如星辰点亮,彼此呼应,形成一张不断自我演化的神经网。
而这网络的核心频率,竟与妹妹生前最爱哼唱的一段童谣完全吻合。
“月光光,照河床,河底有个小姑娘……”
林晚晴低声念出这句,忽然发现自己的声音在空气中拉长、分岔,化作无数细小回音向四面八方扩散。
几秒后,遥远天际传来回应??是怒江峡谷的方向,岩石仍在低吟;孟买贫民窟的孩子们集体拍打铁皮屋顶,节奏精准同步;布宜诺斯艾利斯那座废弃剧院的留声机再次启动,播放的却是这首中国童谣的西班牙语变调版本。
她怔住了。
这不是传播,是**共鸣传染**。
一种跨越语言、文化、地理的情感病毒,正以声波为载体,在人类集体潜意识中悄然复制。
就在此时,轮椅下的地面微微震颤。
不是地震,而是一种极其规律的敲击,像是有人用指节轻轻叩击岩石深处。
林晚晴立刻俯身贴耳于地,听清了那节奏??莫尔斯电码。
短、长、短、短,停顿,长、短、长……
她迅速心算解码:**W-A-K-E-U-P**
她猛地抬头,望向北方。
那里是戈壁沙漠边缘,曾有一座秘密研究所,编号“昆仑-7”
,三十年前因一场不明原因的大火焚毁,官方记录称无一生还。
而现在,那片死寂之地的地磁读数正缓慢回升,地下传出持续不断的敲击信号,每隔七分钟重复一次,频率稳定得不像自然现象。
“妹妹……是你吗?”
她喃喃。
没有回答。
但终端突然自动重启,屏幕浮现一行新消息,来源未知,加密层级远超蜂巢协议标准:
>**他们把你训练成信使,但我们等的是桥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