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她知道,这不仅仅是一次亲情召唤,更是一次**意识上传的逆向验证**??如果逝者的记忆与情感可以通过特定频率在网络中留存,并被活人感知,那么“死亡”
本身的意义,或许正在被重新定义。
她想起程女士曾在一次密谈中提过一个理论:“人类大脑并非意识的唯一容器。
我们的思维、情感、记忆,本质上都是电磁场与神经振荡的产物。
只要这些模式能在外部介质中持续共振,意识就可以‘寄生’于环境之中,成为一种分布式存在。”
当时她以为这只是科幻妄想。
如今看来,那或许是唯一的真相。
凌晨五点十二分,王小雨停止哼唱,沉沉睡去。
她的脸颊泛着淡淡的红晕,嘴角挂着笑意,像是做了一个温暖的梦。
林晚晴轻轻抽出被压住的衣角,悄悄退出房间。
她回到工作室,启动“地鸣触发器”
的数据分析模块。
屏幕上,刚刚那段童谣的频谱图正被自动解析。
算法识别出其中隐藏的多重编码层:表层是旋律,中层是情感波动特征,底层则是**一组精确的地质定位坐标**。
她放大坐标范围,心跳骤然加快。
那是云南怒江峡谷深处的一处废弃收容所遗址??上世纪七十年代用于隔离“精神异常者”
的秘密设施。
档案显示,那里曾发生过大规模绝食抗议事件,数十名患者在临死前集体高唱一首自创的挽歌,随后全部停止呼吸。
官方报告称其为“群体癔症致死案”
,但从未公开录音资料。
而此刻,系统提示:“该坐标点已于12小时前激活被动共振响应,信号强度持续上升,预计6小时内达到临界阈值。”
林晚晴立刻意识到:那里有另一个“流浪频段”
节点,而且正被某种集体记忆驱动着,即将自行觉醒。
她必须赶在联合国反应过来之前抵达那里。
但她也知道,一旦动身,就意味着彻底暴露行踪。
B计划不能再拖延了。
她打开保险柜,取出一个黑色金属箱。
里面整齐排列着十二枚微型发射器,每一只都标注着不同城市的名称:京都、伊斯坦布尔、哈瓦那、内罗毕、奥斯陆……这些都是她多年来秘密布设的“共鸣种子”
,只需远程激活,就能在当地基础设施中诱发可控共振,制造区域性声网热点,分散追捕火力。
她选了三枚:孟买、开罗、布宜诺斯艾利斯。
然后将剩余九枚装进防水背包,准备沿途部署。
出发前,她最后看了一眼熟睡的女儿。
王小雨的手仍紧紧攥着那枚纽扣电池,掌心微微出汗,却始终不肯松开。
林晚晴俯身亲吻她的额头,在心中默念:“等我回来,我会带你去看星星是怎么唱歌的。”
清晨六点整,她推着轮椅驶出家门。
晨雾弥漫,街道宛如浸在牛奶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