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夜空澄澈,紫微垣星光如织,初心星熠熠生辉,仿佛永不疲倦地注视着这片土地。
忽闻远处传来铃音,清越悠扬,像是风穿过山谷,又似有人轻轻摇动铜铃。
次日清晨,赵佣神色凝重地前来禀报:“陛下,钦天监奏报,昨夜观测到异象??北极璇玑星突然暗淡三刻,随即复明,其光散作七芒,直指东南。”
我沉吟片刻,问道:“可有解读?”
监正回奏:“古籍有载,‘星隐人显,道移于民’。
或预示王者之权,渐归天下共执。”
我听罢,竟笑了。
当日下午,我召集群臣于文华殿,当众取出一枚金印,乃是十三年前登基时所铸,上刻“受命于天”
四字。
我将其置于案上,缓缓说道:“这枚印,朕用了十四年。
今日,我要把它封存。”
满堂惊愕。
我继续道:“从今往后,大宋最高的印信,不应是‘天命’,而是‘民心’。
故朕拟设‘万民共印’,由每年‘破梦节’上百姓推选十人轮值掌印,监督朝政得失,否决苛令一道。”
有人颤声问:“若百姓选错人,误了国事?”
我反问:“若帝王一人独断,岂非更险?我们宁可信万人一时之误,也不信一人终身之智。”
三日后,“万民共印”
制成,非金非玉,乃由各地送来的碎陶片熔铸而成,象征“民碎成鼎”
。
首任执印者是一位来自江南的寡妇,曾因丈夫欠税被拘,自学律法后替三十户乡民申冤成功。
她在接过印信时说:“我不是官,但我敢说话。”
自此,朝堂之上风气为之一变。
谏官不再惧诛,直言敢议;地方官吏争相办学,恐落“愚政”
之名;甚至连禁军士兵也开始组织“夜读班”
,学习兵法与算术。
有老兵感慨:“从前打仗靠命填,如今知道,还得靠脑子赢。”
又一年春,我亲赴雁门关巡视。
守将献上一本厚厚的册子,名为《边卒心声录》。
翻开第一页,是一名戍卒的手记:
>“我杀过人,也救过人。
>过去我觉得这是命,现在我知道??
>每一次选择,都是我自己写的。
>昨天,我教新兵认字,他写出的第一个词是‘回家’。
>我哭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