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随后白匈奴入侵,印度再度四分五裂,国力急剧衰退。
在这种情况下,若唐朝大举进攻,以唐军的强悍战力,印度根本无力抵抗。
哥舒翰等人频频点头,对李乾的分析深表赞同。
“其二,天竺各部不仅互相倾轧,而且政治腐败,军力孱弱。
王玄策仅凭借来的万余人杂牌军就差点灭了天竺,这就是最好的证明。”
李乾继续深入分析。
王玄策的成功复仇,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天竺的政治腐败和军力衰弱。
一支临时拼凑的杂牌军就能横扫印度,足见其军事实力之低下。
这一特点不仅古代如此,在现代中印边境战争中,中国仅用四万军队就击溃了印度二十二万大军。
“正是如此!”
哥舒翰声音高亢,略显尖锐,“更何况这次我们将率领大唐精锐出征。
唐军的战斗力远超吐蕃和尼泊尔军队,天竺如何抵挡?”
唐军的战斗力确实远胜尼泊尔和吐蕃联军,若由唐军亲自出征,天竺必将溃不成军。
“其三,吐蕃地势高峻,从吐蕃出发可居高临下,俯瞰天竺。”
李乾继续剖析。
西藏高原居高临下,俯瞰印度平原。
正因如此,尼赫鲁的“大印度”
构想中就包含了西藏地区。
只要守住西藏,就能对印度形成战略优势。
据说,一千公里射程的导弹从西藏发射,射程可增至三千公里,这让印度人如何不惧?“从天竺向吐蕃运送物资,远比从内地经积石山要方便得多。
再者,天竺盛产大象,是极好的运输工具,运载量大且速度不慢。”
李乾又抛出一个优势。
历史上从青海入藏的路线确实艰难异常。
清朝时期,朝廷使者赴藏甚至不走此路,而是乘船出海,在印度上岸后经藏南入藏。
征服天竺将彻底解决吐蕃的后勤问题。
从天竺运送物资远比从内地经积石山方便得多,可为唐朝节省大量人力物力。
1962年的中印边境战争中,中国速战速决后就撤军,正是因为后勤补给困难,不利于持久作战。
“唯一的不利因素是印度气候炎热,可能引发水土不服。
但只要准备充分,这个问题可以克服。”
李乾提醒道。
“有这么多优势,天竺非灭不可!”
哥舒翰重重拍案,发出巨响,激动地说:“监军真是高明,如此棘手的问题,三言两语就解决了,实在了不起!”
“灭天竺一事,只待吐蕃局势稳定后即可出兵。”
李白同样振奋不已。
“我们这就向陛下上奏,禀明此事。”
郭子仪大手一挥,就此定下决策。
:()穿越唐朝边关一戍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