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司空夏看着湿漉漉的玻璃幕墙,刀刃一转继续蹬冰练习跳跃,严格进行她这周训练计划。
根据王医生的医嘱建议,还有教练组的商议,接下来一周到大赛前,司空夏的训练日程被换成了“训一休一”
的日程表。
新的训练日程采用了类似冷热浴水法,训练日会减轻负担,休息日则是轻训练,一紧一松交替,努力让身体负担不要往里积深。
“训一”
也有陆地、上冰训练,但总体训练时间不能超过四个小时。
连训练时间都规定为下午,因为这是身体较为松弛打开不易受伤的时候。
另外,这天训练无论是有状态还是没状态,练的有没有效率,都不能回头,更不能加训,练完了就要走,目的只是用来熟悉与加深跳跃的身体记忆。
这就逼的司空夏每一次都拼命全神贯注努力减少差错,一场下来,就光当跳跃机器了,连思考的时间都大大减少。
“休一”
不是纯粹躺着不动休息的意思,只是减少对脚踝的压迫,整个活动时间不能超过四小时。
那天的陆地训练重心会转移到上肢,比如跪在机器垫子上训练腿部的器械,还有对大腿、腰部等核心力量的训练。
上冰训练则是为了保持冰感,维持滑曲合乐的契合度。
合乐只允许适当压步滑行,不做步法的跟随音乐做上肢动作,只要不压迫到伤处,可以适当练习一周跳或者是旋转姿态。
至于被剩下的大量时间,则被勒令休息。
除了去训练之外,上晚课、做作业、看电视、熏陶艺术什么都可以。
此外,队里可能怕她应对伤势的心理准备不足,毕竟距离大赛还有不到一周的时间,她却因伤近乎停训,于是也安排了心理医生和她聊一聊,免得被憋出个好歹来。
司空夏知道这事后,感觉自己还没到需要心理医生干预的程度吧。
可能因为参加大赛多了后历练了心态,她觉得“大家都为大赛努力训练,我却被迫休息”
——的焦虑情绪在正常范围内,可以自我消化。
但白去白不去正好消磨一下时间。
于是在隔天下午“休一”
训练结束后,她换了一身运动服、戴了一顶帽子就以新奇而见识一番的心态,被刘姐送到了某心理咨询工作室。
据说这个心理咨询工作室室还挺出名,坐落在市中心八十年代废弃工厂改造的创意产业园内,还独立拥有一座小三层面积开阔的院落。
工作室沙质的奶白色外墙从心里上就让人卸去了防备,而给司空夏预约的医生还是位长相温柔的小姐姐,姓周,说话语气也轻柔动听。
周医生从好奇运动员生活作为出发点,又聊到运动员间发生的趣事,不知不觉中,初见的陌生感消弭不少,也初步建立了信任。
“我注意到你紧张的时候,会不自觉抠手,能告诉我当时你在想什么吗?”
周医生像是好友闲聊般好奇问道。
“好像也没想什么。”
司空夏如实说道,心里想着这种小动作她也能注意到?
周医生一笑:“其实你刚刚坐下来时我就注意到了,或许是我让你没有压迫力,所以你也很快放松。”
司空夏一想也是,要和一个陌生人待一个小时,自然而然就有些放不开的警惕,但发现周医生挺好相处,后面就放松了。
“所以其实这个习惯能反映出,你内心深处的想法。”
周医生模仿做出握拳、大拇指微微按压在皮肤表面的动作:“这其实是一个很克制的举动,再加上你是自然放在膝上,让我感觉到,你是一位既能自持克制,又有积极对抗能力的优秀运动员。”
“甚至说,我觉得,在过往咨询过的运动员里,你的心里状态是一种健康且理想的状态,面对压力甚至是威慑力时,你都有很强的调动性,不妄自菲薄也不会骄傲自满的这么一个非常完美状态。”
这听的司空夏都要脸红了。
她不知道周医生在半小时的闲聊里怎么得出这个结论,但她想到陆云蔚教练的一路教导,也可以说是言传身教吧,让她丢掉了很多不必要的胆怯、犹豫和在意。
不过完美状态什么的……多少让人有点点点羞怯了。
“但我们常说月盈则亏,水满则溢,克制久了容易演变成许多不可控制的负面情绪……”
周医生说在东亚等集体主义文化中,相对于情绪表达,情绪抑制更受鼓励[注],作为运动员因为赛事的跌宕起伏反而更要追求冷静、理智这无非厚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