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数月后,东南亚某难民营建立起第一座移动式声音祭坛。
由于资源匮乏,建造者用废弃集装箱改装,内部铺设吸音棉与回收压电板,顶部架设风力发电装置。
启用当日,上百名失去家园的妇女围坐一圈,轮流讲述她们如何在战火中保护孩子、如何在逃亡路上藏起最后一块饼干、如何在异国街头被人辱骂却仍坚持说母语。
其中一位盲眼老妇人说:“我看不到这个世界了,但我还能听见孩子们叫我阿嬷。
只要他们还在喊,我就没死。”
音频上传至全球静听网络后第三天,格陵兰冰洞深处传出一段回应??一段用多种语言拼接而成的童声合唱,歌词只有一句反复吟唱的话:
>“阿嬷,我们在听。”
与此同时,欧洲某精神病院悄然推行“情绪声疗”
试点项目。
医生发现,许多长期沉默的精神分裂患者,在连续聆听陌生人的真实独白后,竟开始主动书写日记,甚至尝试与医护人员对话。
一名年轻女护士记录道:“今天,314号病人第一次笑了。
他指着窗外的鸟说:‘它也在唱歌,对不对?’”
而在南美亚马逊雨林边缘,一支原住民部落依据林婉公开的设计图,建成了天然材质祭坛。
他们不用金属,不接电源,仅靠藤蔓编织的共鸣腔与树根传导振动,便实现了跨村落的声音传递。
长老说:“这不是你们的科技,这是我们祖辈就知道的事??大地会记住每一句话。”
林婉并未参与这些项目的具体实施。
她甚至拒绝接受任何荣誉头衔。
她只是继续行走,在地图上标记新的坐标,偶尔停下,教当地人如何制作简易触听装置,如何用石头、木头、水流搭建属于自己的“言语墙”
。
某日黄昏,她途经一处废弃小学。
校舍倒塌,黑板歪斜,粉笔灰覆盖着残破课桌。
她正欲离去,忽然听见细微声响??是个小男孩蹲在角落,正用一根铁丝刮擦水泥地,发出沙沙声。
她走近问:“你在做什么?”
男孩抬头,眼神清澈:“我在写信。
老师说过,只要一直写,总有一天会被听见。”
她心头一震。
“写给谁?”
“写给我爸。”
他说,“他走的时候说要去挖金矿,三年没回来。
妈妈说他不要我们了,可我相信他在听。
所以我每天放学都来这里写字,就算没人看得见,土地也会帮我寄。”
她默默坐下,从包里取出一块小型录音石??最新一代触听仪的简化版,能将震动转化为可存储声波。
“试试这个?”
她递过去。
男孩迟疑接过,贴在地面,轻声说:“爸爸,今天我考了满分。
数学第九题很难,我想了好久才做出来。
你说过遇到难题就画图,我就画了,真的有用。
我还种了向日葵,开了两朵,一朵给你,一朵给妈妈。
你什么时候回家?我想你了。”
声音录入完毕,她帮男孩将石头埋在校旗杆下,说:“这里曾是很多人学习说话的地方,最适合传递心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