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金秋的阳光为“省心优选”
的门楣镀上一层暖色,店内井然有序。
然而,何欢的目光却时常越过眼前的客流,落在斜对面那间已摘下旧招牌、被绿色防尘网包裹的铺面上。
那里传来的不再是嘈杂的噪音,而是令他心跳加速的、充满希望的施工交响曲。
与第一次接手那个文具店仓库时的无措不同,再次站在毛坯房里,何欢的感觉截然不同。
陌生感被一种熟悉的掌控感取代。
水电管线该如何走向?防水该做到什么标准?灯光色温怎么选才能最显食材新鲜?这些曾经需要绞尽脑汁请教工头老孙的问题,如今他已能提出明确的要求,甚至能和老孙讨论几句不同工艺的利弊。
“何老板,这次心里有谱了啊!”
老孙递过一根烟,被何欢摆手拒绝后自己点上,笑着调侃,“不像上次,啥都得问我。”
“都是孙师傅您教得好。”
何欢笑了笑,语气里多了几分沉稳。
第一次创业的摸爬滚打,加上系统每日任务见缝插针的“锤炼”
——【购买一本《零售空间精细化运营》】、【学习一个供应链管理基础网课】——那些零散的知识在实践中被反复验证、吸收,融会贯通,让他不再是那个只有一腔孤勇的职场新人。
他清楚流程,懂得关键节点,这次的焦虑,不再源于“怎么做”
,而是源于“如何做得更好、更高效、更与众不同”
。
他的压力来自更高维度:如何将两家店有机联动,形成“1+1>2”
的效应?新店的明档厨房不仅是增加品类,更承担着吸引客流、提升口碑的战略任务,它的定位、出品标准、与小刘师傅的磨合,每一个环节都需反复推敲。
扩大的经营规模意味着更复杂的库存管理和资金周转,林薇早已提醒他注意现金流压力。
此外,还要考虑两家店之间的人员调配、标准化管理……
这些宏观的、战略层面的思考,像一张更复杂的网,取代了初时的琐碎技术问题,成为他新的挑战。
他常常在深夜对着笔记本,反复修改新店的布局图和开业初期的营销计划。
沉姨和王阿姨依然是他的“定海神针”
,但角色悄然变化。
她们从最初的指导者,变成了更积极的“合伙人”
。
“小何,新店那边我看冰柜位置还得调调,不然卸货不方便。”
“熟食的定价我想过了,不能光算成本,还得看对面超市卖多少,咱们质量好,稍微贵点没事,但得让人觉着值!”
她们的每一条建议都依然源于实战,但何欢现在能更快地理解其背后的逻辑,并融入自己的整体规划中。
找到小刘师傅的过程也比第一次招聘顺利得多。
沉姨牵线后,何欢与小刘的沟通直奔主题,他清晰地表达了对菜品“健康、家常、极致口味”
的要求,以及对新厨房的投入计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