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林玉婵不做那闭门造车的傻事。
灵机一动,请徐建寅帮忙。
她将李维诺夫蒸汽机的图纸仔细重绘一遍,又详细说明了广式炒茶的步骤和所需器具,问徐建寅,有可能用机器代替人力,完成这些步骤吗?
如果学神真的能帮她打通这个任督二脉,今后十年她都可以给他免费代购!
茶叶生意由赵怀生负责,在德丰行的压力下,暂时苟延残喘。
好在王全并不知道博雅是徐汇茶号的大股东,他“不吝成本”
地为海关炮制精制茶的时候,这些成本有一部分还能回收到博雅的账户里,算是勉强收支平衡。
棉花行情继续火爆。
常保罗在宁波的亲家,已经在当地开了个小小的“孟记花行”
,专门为博雅公司输送优质棉花。
棉花的加工工作,由土山湾孤儿院的孩子们半工半读地完成。
林玉婵派红姑念姑两位自梳女,轮班去孤儿院监督示范。
她俩本就熟悉棉花纺织,又是女子身份,更易于和嬷嬷及孩子们沟通。
此外博雅公司还开始承接进口西洋科学仪器的业务。
业务量不大,只是偶尔有西洋教士学者编纂书籍时有相关需求。
早在容闳掌管博雅的时候,就喜欢进口这些没用且昂贵的玩意儿,眼下博雅算是重操旧业。
不同的是,林玉婵会稍微运筹一下,尽量将不同客户的订单合并成团,从而降低成本,起码不会像容闳那样做一单亏一单。
博雅虹口分号关闭。
盖因太平天国战事逐渐平息,房东要收回各地资产,以便回乡定居。
眼下还没有什么保障租户权益的法令,房东说退就退,林玉婵也没办法。
好在眼下的茶叶生意多半转移到徐汇,博雅虹口的地段略嫌偏僻,正好一次搬走。
周姨跟林玉婵干了一年多,思想有所开化。
觉得做丫环吃喝不愁,事事有人做主,这样的日子虽然不错,但像林姑娘这般自己对自己负责的生活,其实也挺好的。
如今倒是有人愿意跟她。
不过,她也不能完全自由选择。
“这十个人你都询问过了,”
博雅总号客厅里,苏敏官飞快地写着条子,头也不抬,对林玉婵道,“本事怎样不保证,但是嘴严,本分,都欠着天地会一条命。
你按市价付薪即可,如果不包吃住,要再加三成工钱。”
从南京城偷渡出来的一批批难民,有的尚能回乡投奔亲友,有的已经成了无根浮萍,难以重新融入社会。
只能依靠“组织”
给安排点营生。
林玉婵在天地会里有衔,交的会费也早就过了七天无理由退款期,也享受过了底层互助的福利,眼下该她尽点义务,她义不容辞。
况且这点“义务”
完全是举手之劳。
虽然略有风险,但和几十年前,那时刻准备把脑袋挂在裤腰带上造反的“义务”
相比,简直太人性化了。
公司里不是她一个人在干活。
让这些人来试个工,跟老员工们互动一下,性格习惯上能处得来,才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