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如果我接到投诉,发现有人恶意打压友商,当即逐出商会,加盟费一文不退;第二,商会内部情报共享,会有一艘快艇往返长江沿岸,每两周带来各地港口的最新情报——价格、政策、洋行动向、各大商品收购额度——如果各位有什么独家信源,也由这艘快艇带去其他港口。
只要摒弃‘藏私’两个字,咱们中国人在对抗洋商的路上,就已经成功了一半;第三,商会情报严禁泄露给外人,否则除名、不退加盟费。
原因不用我赘言。”
这些事项,在加盟之时都写在了告知书里,大伙都签了字。
此时她再次提醒,以表重视。
几十双眼珠子追逐她手中的粉笔。
这些徘徊在码头、仓库、商铺三点一线的土货商人,平生头一次,脑海里超额负载,装了半个大清版图的商机。
林玉婵嘴角绽出微笑,再次摇头,否认了赫德的猜测。
“您该去招呼其他客人了。
现在我要去认识点新朋友。”
赶紧溜号,把一脸难以置信的赫德晾在身后。
当然,以她的身份立场,肯定不会对义兴商会大肆褒扬,充其量做到中立,置身事外地呼吁大家一起公平竞争,不要搞小动作。
当然也不能再以ec班内特的笔名自我打脸。
康普顿小姐权衡之下,决定开个新马甲,弥补一下自己过去的错误。
反正历史上那些大文豪,不也都是笔名一大堆,正常操作啦。
这篇报道也很快见报。
k伍德虽然是新人,但笔下关于中国人商会的细节实在是翔实而具体,好像他真正受邀去参观过一样——要知道,一般外国人绝对没有这种机会——报馆自然如获至宝,也就有意忽略了k伍德的略微亲华立场。
女眷们大多是广方言馆教员们的家眷,华人洋人都有。
赫德请来的华人教员,多有港澳海外背景,因此他们的妻女也都比较新派开放,和同席的西洋太太们笑语闲聊。
尽管义兴商会眼下是林玉婵全权打理,但她也没赶他走,默许他围观。
苏敏官也好奇,这两周一次的情报采集,究竟会给上海港掀起多大水花。
外面的宴席已经散了。
没吃完的菜打包装盒,低价卖给左近的廉价小餐馆——这是现在大清餐饮业的惯常操作。
普通人负担不起大鱼大肉,因此低价购买大户人家的剩菜,双方皆大欢喜。
凑热闹的宾客感慨着离开。
义兴商会的正式加盟商,在验过号牌、登过记之后,齐齐等在会议室的长凳子上。
有人送上热茶。
赫德讲的这番话,其实逻辑显得有些生硬。
不知情者只道他是洋人,汉语水平有限,讲不出太优美的文辞。
但林玉婵深知赫德性格,用英文代入了一下他的语气,立刻听出来,他这话里阴阳怪气,隐含着对清政府的抱怨,嫌他们要钱太多。
无非是感谢大家这一年的辛苦努力,让上海广方言馆成功入了朝廷的眼。
将来这个学校定然越办越红火,大家为大清国做的贡献,迟早上达天听,有付出就有回报,我鹭宾以能和诸位共事为荣,云云。
都是套话,然而是精心设计的套话,听了让人熨帖。
最后祝皇上和太后圣体安康,大清国繁荣昌盛。
难怪请了这么多洋商。
赫德用英语简单重复了一下筹款的用途,然后令乐队重新奏乐,退回自己的席位,慢慢抿着红酒润喉,间或招呼一下熟人朋友。
忽然,他微笑,目光越过几个来拍马屁的洋商,叫道:“林小姐!
你难道也要捐款吗?真是让本官刮目相看哪。”
林玉婵大大方方朝赫德敬了杯酒,然后在身旁中国人复杂各异的目光中,微笑摇头。
“旁人都一千两五百两的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