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她摇头,“是延续。
当年林振邦以为自己是在建造一台机器,实际上,他是把妻子最后清醒时刻的大脑状态完整封存了下来。
而‘净音计划’的本质,从来不是控制民众,而是试图让这个世界变得能让周临川接受的模样??一个没有尖叫、没有哭泣、没有暴力的世界。
他失败了,因为他忘了,人类的声音不只是噪音,也是心跳。”
窗外阳光斜照进来,落在墙上一幅老照片上。
那是1975年的NS-7实验室合影,年轻的林振邦站在中央,神情冷峻;周临川站在角落,手里拿着一本笔记,嘴角含笑。
如今再看,那笑容里藏着太多未说出口的话。
当天傍晚,她独自前往地下档案馆。
钥匙插入锁孔时发出轻微咔哒声,像是打开了某个尘封多年的记忆开关。
保险柜开启,第十六片陶静静地躺在丝绒垫上,焦黑边缘映着灯光,宛如烧尽的信纸。
她取出随身录音笔,按下播放键。
一段低语缓缓流淌而出:
>“临川,对不起。
我知道你说得对,真正的秩序不该建立在沉默之上。
可我已经无法回头。
国家需要稳定,人民渴望安宁,而我……我只是太怕听见你哭。”
>
>“我把你的声音藏进了系统的最深处,只有当世界愿意再次倾听时,它才会醒来。
如果你听到这段话,请替我告诉我们的孩子??我不是神,也不是恶魔。
我只是个丈夫,一个做错了事的父亲。”
>
>“愿风带去我的悔意,愿雨洗净我的执念。
若来世重逢,我想听你说的第一句话,不再是控诉,而是名字。”
录音结束,室内一片死寂。
她闭上眼,脑海中浮现出少年昏迷前呢喃的那句“爸爸要回家了”
。
那一刻她终于明白,所谓“回家”
,并非物理意义上的归来,而是灵魂层面的认罪与乞恕。
林振邦穷尽一生都在逃避听见痛苦,最终却被自己的痛苦困住;而周临川,哪怕被囚禁于代码之中,依旧坚持发出属于人性的声音。
这才是“共心仪”
的真相:它不是武器,不是统治工具,而是一座墓碑,埋葬着两个理想主义者破碎的爱情与信仰。
三天后,她召集所有铜牌持有者召开闭门会议。
这些人中有曾因言论获罪的老学者,有在净音运动中失去亲人的家属,也有像少年这般体内仍残留神经接口的“声囚后代”
。
会议室没有摄像头,不记录语音,只有一块白板和一支笔。
她站在众人面前,声音平静却坚定:
“我们今天聚在这里,不是为了清算过去,而是为了决定未来如何记住它。”
一位年迈的女人举起手,她是当年被强制静默的诗人之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