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和小米不同。
vivo很乐意为这块电池买单。
双方第一次会面,仅聊了二十分钟就定下了合作。
“许总,对于价格方面我们没什么异议,但要求库存方面至少预留有一个半月以上量,且量产后的质量...
风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澜之间。
五菱站在吐鲁番试验场边缘的那张照片,在网络上悄然流传开来。
没有标题,没有修饰,只有一道背影、一片荒原、一辆疾驰而过的赤霄,以及远方地平线上蒸腾的热浪。
有人把它做成手机壁纸,命名为“中国速度的背面”
;有人将它打印出来贴在车间墙上,说这是“我们这代人该有的模样”
。
而在工信部某间会议室里,一位老领导盯着这张图看了许久,低声对身旁人说:“他们真的把梦做实了。”
三个月后,春寒料峭,北京西郊的一处封闭测试园区内,一场代号“破晓”
的联合路测正在秘密进行。
这不是普通的性能测试,而是全球首次基于开放技术平台实现的跨品牌L5级自动驾驶协同运行实验。
参试车辆包括:搭载HyperPilot3.0系统的赤霄Pro、采用StellarOS量子感知架构的星语X1,以及由宁德时代提供固态电池包、华为MDC-X中央计算平台驱动的“启明”
原型车??三辆车来自不同企业,却共享同一套V2X车路协同协议、同一个高精地图数据库、同一种交通调度算法。
清晨六点,天光未亮,测试主管苏晓雯裹着冲锋衣走进指挥中心。
大屏上,三条轨迹线正缓缓汇合于主干道交叉口。
她的手指在控制台上轻点几下,语音指令传入系统:“启动‘群智决策’模式,模拟突发塌方场景。”
瞬间,三辆车几乎同时减速,自动切换至应急路径规划。
赤霄选择绕行北侧山体便道,星语则调用卫星影像识别出一条废弃施工便道,启明则通过路侧单元获取实时地质监测数据,判断南线风险过高,主动放弃通行。
三套系统各自独立演算,最终却得出高度一致的安全策略。
“同步率98.6%。”
工程师激动地报告,“这意味着,即便品牌不同、硬件各异,只要生态统一,就能实现真正的智能协同。”
苏晓雯望着屏幕上那三道并行不悖的绿线,忽然想起三年前她辞职时,前上司冷笑的话:“你以为换个公司就能改变行业?别天真了,规则永远掌握在巨头手里。”
如今,规则正在被重写,而执笔之人,正是当年那些被认为“不够国际化”
“太理想主义”
的年轻人。
当天下午,中国出行创新联盟召开第一次全体大会。
三十六家企业代表齐聚一堂,从动力电池到芯片设计,从操作系统到基础设施建设,涵盖整个产业链条。
会议没有主席台,所有人围坐成圆圈,桌上只放着一杯清茶。
五菱坐在角落,穿着洗得发白的工装衬衫,像一名普通技术人员。
他没有主持会议,只是在轮到发言时平静地说:“今天我们不谈竞争,也不谈市场份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