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关联档案:代号“胡杨”
小组,原隶属乌鲁木齐医学研究院认知调控中心,1987年集体转入地下】
他立刻拨通苏婉清电话:“准备出发,带上所有设备。
如果西北也醒了,我们必须赶在系统反应过来前建立连接。”
三个小时后,三人再次踏上旅途。
这一次没有火车大巴,他们租了一辆改装越野车,装载便携式共感增幅仪和备用电源组。
阿强开车,苏婉清调试通讯模块,林远舟则翻阅老人给他的笔记本复印件,试图从中找出“胡杨”
小组的蛛丝马迹。
笔记第48页夹着一张手绘地图,标注着一条横贯西北的隐秘联络线:兰州?武威?张掖?酒泉?哈密?伊宁?塔城。
每个节点旁都写着一个人名和一句暗语。
塔城对应的是一位叫古丽娜?艾山的女人,旁边写着:“她的歌声能让枯井冒水。”
“这不可能。”
苏婉清皱眉,“除非她们掌握了某种声波共振技术,能影响地下水脉或地质结构。”
“不奇怪。”
林远舟低声说,“‘归墟项目’后期确实研究过群体情绪对环境的影响。
数据显示,当超过三千人同时产生强烈共情时,局部地磁会发生微弱偏移。
赵老师曾推测,极端情况下,集体记忆的爆发甚至可能改变气候模式。”
阿强插话:“所以《银莲谣》不只是唤醒记忆,它还在……改造现实?”
“不是改造,是修复。”
林远舟纠正道,“我们以为的世界,本就是被切割过的残片。
真正的现实,藏在所有人共同遗忘的缝隙里。”
七天后,他们抵达塔城。
这座边境小城安静得异样,街道整洁却少见行人,商铺招牌多用哈萨克文书写,空气中飘着烤馕和薰衣草的气息。
他们在一家老茶馆落脚,老板娘听说他们打听“会唱歌的古丽娜”
,脸色骤变,迅速拉下卷帘门。
就在气氛僵持之际,楼上窗口探出一个小女孩的脸:“你们……也会唱那首歌吗?”
林远舟心头一震。
他走上楼,见屋里坐着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妇人,怀里抱着一台老旧录音机。
她不开口,只是按下播放键。
音乐响起??不是《银莲谣》,而是一段陌生旋律,节奏缓慢,带着草原长调的哀婉,却又隐约嵌入某种机械节拍。
林远舟的太阳穴突然剧痛,眼前闪现画面:一片金色胡杨林燃烧着倒下,一群戴面具的人围着祭坛跳舞,手中捧着发光的大脑组织……
“这是‘亡语调’。”
老妇人终于开口,声音像是从地底传来,“我们用它记录死者最后的记忆。
每一代传人都要在临终前录下一曲,交给继承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