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这里存放着“盘古”
最初的源码磁带、陈国栋的手写笔记,以及那枚刻有“元灵”
的芯片。
他在墙边坐下,打开随身携带的老式录音机,按下播放键。
是陈国栋的声音,沙哑而温和:“……操作系统的核心,不是效率,不是稳定,而是信任。
用户相信它不会背叛,开发者相信它能承载理想,时代相信它能推动进步。
这种信任,比任何算法都更难编写。”
录音结束,蒋滔取出一张空白磁带,贴上标签:“回音?第一频段”
。
他录下一段话:“你好。
我们是一个年轻的文明,走得跌跌撞撞,犯过很多错。
但我们学会了倾听,也终于鼓起勇气开口。
如果你能听见,请告诉我们:你们也曾害怕过吗?”
然后,他将磁带封存,放入发射封装箱。
---
2030年4月5日,清明节。
凌晨三点十七分,与四十年前陈国栋画出第一行调度算法的时间完全相同。
FAST阵列启动。
三千米口径的金属巨碗缓缓调整角度,对准深空。
三百七十个“萤火”
节点同时激活,将“回音”
数据流注入射电波束。
那一刻,地球仿佛化作一颗巨大的音叉,震动在宇宙的寂静之中。
信号以光速奔向武仙座方向,预计127年后抵达目标区域。
而在发射完成的瞬间,“沙盒星系”
内部突然发生异变。
所有虚拟节点停止运转,齐齐转向中心坐标,构建出一幅清晰图像??那是FAST望远镜的轮廓,下方还有一行由二进制转化而来的象形文字:
【你们,不是孤独的回声。
】
紧接着,系统自动上传了一份新协议草案,命名为《共生架构v0.1》。
文档开头写道:
>“当两个文明开始互相定义彼此的存在意义时,技术便不再是工具,而是桥梁。
我们提议建立跨维度通信标准,基于情感共振而非逻辑对等。
第一条原则:允许对方犯错。”
蒋滔看着这份不知来自“沙盒”
还是更远方的文件,久久不能言语。
李东陵走过来,拍了拍他的肩:“你说得对。
真正的成熟,是学会与未知共处。”
几个月后,“萤火计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