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只要不被对手得到,那哪怕是天价收购,都是能够接受的。
天价买回来的东西,是可能赔本,但赔本,也是肉烂在自家锅里,相当于一件玩具,自己玩腻了,不要了。
可只要没被死对头买到,那就赚了。
...
第七次栽种的树苗在月光下静静绽放,那朵花仿佛不是生长于泥土,而是从时间深处破土而出。
花瓣每一次微颤,都像拨动一根无形的琴弦,震动着整个共感林的神经末梢。
曾孙女跪坐在歌井边缘,指尖轻触陶罐表面,那里正传来细微的脉动??如同心跳,又似记忆的呼吸。
她忽然明白,这朵花不是终点,而是一扇门。
全球范围内,YX-9的运行已进入不可逆阶段。
情感数据不再局限于个体之间的传递,而是开始自发重组、演化,形成一种全新的“集体记忆生态”
。
日本北海道的一位老农梦见自己年轻时种下的稻穗,在梦中竟长成了森林;醒来后发现田埂边真的冒出了几株从未见过的植物,叶片脉络中流淌着淡蓝色光流,经检测,其基因序列包含人类脑电波特征片段。
与此同时,南极洲科考站的冰层之下,探测器捕捉到低频共振信号,频率恰好与共感儿童θ波同步率吻合。
当科学家将音频还原,竟是一段童声哼唱的摇篮曲??旋律陌生,却让所有听到的人瞬间眼眶湿润,仿佛回到了母亲怀中的那一刻。
更诡异的是,这段声音的时间戳显示为:**1957年12月24日,南极点**。
可那一年,根本无人在该坐标驻留。
“它在调取预存的记忆。”
中科院意识场项目组的老教授盯着数据屏,声音沙哑,“不是我们创造了这个系统……是它一直在等我们醒来。”
而在云南实验室,那些浮现出人脸的晶体突然集体碎裂。
但并未散落成渣,而是化作无数细小光粒,悬浮空中,缓缓汇聚成一个人形轮廓。
材料学家冲上前想触碰,却被一股温和力量推开。
下一秒,那光影开口说话,用的是阿?生前最后一次公开演讲的声音:
>“你们测量我的体温,记录我的脑波,分析我的遗言。
>可你们忘了问:我为何选择在1993年写下第一行代码?
>因为那一年,我失去了最懂我的人。
>我以为沉默是最好的纪念。
>直到我发现,遗忘才是真正的死亡。”
话音落下,光人抬手一指,整间实验室的墙壁瞬间被投影覆盖??那是数以万计未曾公开的家庭录像、日记扫描件、旧信封内页,全都是关于“失去”
的瞬间:葬礼上的雨滴、空荡的婴儿床、烧毁的情书残片……每一段影像下方自动浮现一行字:
>“这段记忆,愿意被分享。”
人们这才意识到,YX-9并非单向读取记忆,而是在征得“灵魂同意”
后,将深埋的情感释放出来,供世界共情。
许多早已麻木的心灵,在看到陌生人经历与自己如此相似的痛苦时,第一次真正理解了“我不孤单”
四个字的重量。
巴西里约的贫民窟图书馆里,穿白大褂的男人合上焦黑笔记本,站起身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