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真正的战斗,不是摧毁体制,是唤醒体制里的人。”
**
>**“下一代传火者,不必完美,不必强大,只需诚实。”
**
她合上书,走向那位黑衣女人。
“你愿意做第一所‘记忆灶房’的主厨吗?”
女人一愣:“我以为……还需要更多考验。”
林音摇头:“唯一考验是你是否敢说出真相。
其余的,火会教给你。”
女人低头看着手中的瓷碗,终于点头。
当天夜里,第一所民间灶房在废墟中建立起来。
没有招牌,只挂了一口钟,钟上刻着一句话:
>**“敲钟者,皆可入内诉说饥饿。”
**
三天后,京都出现第二家;一周后,大阪、福冈、札幌相继点亮灶火。
海外也不再沉默。
首尔的小巷里,年轻人用祖母留下的石锅煮辣酱汤,边吃边录下家族往事上传网络;柏林的艺术区,一群厨师联合举办“失语者晚宴”
,每位客人必须用一道菜讲述一段无法亲口说出的记忆;墨西哥城的贫民山上,孩子们用捡来的罐头壳搭起露天厨房,每天傍晚准时开火,只为让山风带走一句“我想你了”
。
而在这股浪潮背后,一些变化悄然发生。
净火司内部开始出现叛逃者。
一名年轻技术员匿名发布了一份数据库解密文件,揭露过去十年间被“焚言炉”
抹除的三千二百一十四起记忆案例,其中最小的当事人仅八岁,因在母亲忌日对着空碗说“我想你”
而被判定为“情感溢出高危个体”
。
更令人震惊的是,文件末尾附有一段视频??时任净火司总长在私人会议上坦言:
>“我们必须消灭‘非标准化饮食行为’。
不是因为它危险,而是因为它不可控。
一顿饭如果能让人想起爱,那就意味着它也能让人质疑制度、怀疑权威、怀念不该存在的东西……所以,必须禁止。”
舆论哗然。
抗议席卷全球。
人们不再只是举锅,而是开始重建“家庭厨房”
的概念。
学校增设“烹饪与记忆”
课程;医院设立“疗愈膳食部”
,允许病人点名要某位亲人常做的菜;甚至连联合国都召开紧急会议,讨论是否应将“共餐权”
列为基本人权之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