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钱博江心道。
那匾额是乌木金漆,上面写着“观脉堂”
三个飘逸大字,笔走龙蛇,铁画银钩。
字是宇文恺写的,张仲景十分满意,抚须连连点头。
一回头却看到钱博江站在一侧,认出了他来,惊喜极了:
“小哥!
今日怎有空到此?”
钱博江:“......老先生,您这戏瘾还没过够呢?”
张仲景哈哈一笑:“人生如戏,怎会轻易过瘾?来来来,里面坐。”
钱博江无言以对,在他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便被张仲景请到了室内坐了下来。
“老先生,这间诊堂为何要叫观脉堂?”
钱博江好奇问,“可是出自《伤寒杂病论》中的‘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一句?”
张仲景端起茶碗的手一顿,他好像的确是在自己的书中写了这句话。
这也是他一直以来秉持的诊病原则。
他笑眯眯的:“小哥也看过这本书?”
钱博江:“那当然,学中医的哪有不看医圣写的《伤寒杂病论》?”
这可以说是祖师爷的开山之作,多少经典汤方都出自这里,历经千年而不衰。
提到这本书,钱博江的脸色变得正经严肃起来。
他今天来这里也是为了这件事。
他对张仲景报出汪佳佳的那张药方,这上面的内容他早已经记在了心里:
“您还记得几天前给一个女孩子开的这张方吗?”
张仲景讶然:“自然记得。”
钱博江:“我想请教一下老先生,这方子应该是脱胎于《伤寒杂病论》中的半夏泻心汤,只是做了大幅度的更改。
我看了之后有些不明白,想问问您为什么这么调整?”
他这话其实说得含蓄。
实际是钱博江总觉得哪里不对,可能是那本《本草纲目》引起的。
再加上最近来了好几个照方抓药的,所以他有些担心。
他想要来看一看,如果有问题的话也正好可以提醒一下。
毕竟,这些都关系到病人的健康。
张仲景恍然大悟:“啊,是那个药方。”
他当然记得:“我去掉了几味药,又加了炒白术与茯苓,然后还调整了黄连和干姜的用量。”
钱博江点头。
张仲景开口:“我问你,炒白术与茯苓针对什么症状?”
钱博江脱口而出:“这两味药是苓桂术甘汤的核心配伍,主治水湿内停。”
用西医的话来解释就是肠道水液代谢异常。
“不错。”
张仲景夸他,“当日我观患者舌苔白腻,腹胀便溏,脾虚湿盛,便加了这两味药。
从脉象上看,她是上热下寒,且她的下寒又t?重于上热,所以我加大了干姜的用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