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而后,本国与北契国订立了“澶渊之盟”
,两国结为兄弟之邦,本国每年赠与北契国岁币。
结盟之后,北契国拿钱制约住了处于东北角的镔国,而本国则全力对付西趾国。
双方各取所需,自此以后已经百余年不曾有大规模战事了,于国于民都算是一件好事。
虽然这些年来“岁币”
从原本每年的二十万匹绢和十万两白银,加到每年三十万匹绢和二十万两白银,可比起在边关驻守军队所要消耗的大量人力物力相比,还是相当划算的。
国内可以安心发展民生,并通过边关贸易将这些赠出去的岁币给赚回来。
听上去虽然有些屈辱,但是老百姓不需要含泪送自己的儿郎上战场流血,一定程度上也算是一桩好事。
只是有些大臣心有不甘,认为泱泱上千年历史的中原王朝,却被迫要给他国一年赠送这么多财物,不可接受。
他们主张对外强硬,停止赠送岁币,发展军力夺回燕云十六州。
不过在其他大臣“死的又不是你儿子,你儿子怎么不上战场”
的声讨声中,这些人也彻底哑火了,于是这项国策便沿用至今。
但是这项国策也是有利有弊。
在守内这方面,本朝太祖将征兵制改为了募兵制,曾曰“可以利百代者,惟养兵也。
方凶年饥岁,有叛民而无叛兵;不幸乐岁而变生,则有叛兵而无叛民”
。
太祖皇帝深知,招募壮健之士为兵,老弱之众便难以反抗,此乃预防灾年农民起义之良策也。
于是乎,“天下失职犷悍之徒悉收籍之,伉健者迁禁卫,短弱者为厢军”
。
厢军之战力与禁军相较,相去甚远。
虽其可稳固国内局势,然于对外御敌,则力有所不逮。
国策执行至今,从未变过。
虽明知其有弊端,却依旧以“祖宗之法不可变”
作为借口,避而不谈。
而所谓的“祖宗之法”
,便是指宋太宗后兴起之系列重文轻武之政策。
神宗皇帝在位期间,王安石变法的前车之鉴历历在目,没有人愿意做这个出头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