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唉,我从赵小郎那儿薅的一把,一个晚上就吃完了。
但还是感觉不够吃,至少要一天吃三百颗才够吧?突然就能理解杨贵妃了。
提到杨贵妃,苏轼就沸沸扬扬议论起了前朝的典故。
话语中不乏有为她开脱之意,看得梅尧臣眉心直跳。
旋即,苏轼又话锋一转,说荔枝这么好吃,官家都能忍住不劳民伤财,只让岭南晒成贡品送入京中。
ahref=https:海棠书屋tags_nantangchaohtltart=_bnk≈gt;唐朝骤发安史之乱,就是因为没有官家这样的好君主吧。
后半段倒是渐入佳境,以小见大,颇见讽喻劝谏之意。
只是……能不能不要三句离不开“荔枝真的很好吃”
啊?粗略一算,类似的内容占了全文的三分之二还多。
简直是篇美食科普文了。
杨安国淡淡自矜道:“你看了,觉得如何?”
梅尧臣一看就知道——这是等着他夸呢。
可他偏偏不想见人得意的样子,也故作矜持地说:“难怪祭酒要头疼了,此文如未琢之璞玉,颇见稚子天真心性。”
旋即,不等人开口,就把扶苏的文章塞了过去:“你且看看这个,苏小郎的文章尚有可雕琢之处,这一篇,我已不知道该如何雕琢了。”
杨安国半信半疑地接过,过一会儿,在梅尧臣早有预料的眼神中,嘴巴张成了“o”
型。
“……他竟然如此敢写?”
就连范公当年的改革,也只涉及隐田、恩荫两项,不曾对军队建言献策。
心有余而力不足是一方面,还有就是,犯君主的忌讳啊。
梅尧臣不无庆幸地说道:“幸好只有你我二人看到此文章。”
“是啊。”
杨安国背着手,看到《荔枝赋》的无语都消散了不少,转而变成深深的无奈。
这两篇文章,无论哪一篇都足够有特色,让人不知道如何下手批改。
但他们的文笔、用词的精当是完全没问题,甚至足可夸耀的。
难道这就是教天才的烦恼?
他沉默了一会儿:“罢了,写了就写了。
你万不可挫了他心性。”
梅尧臣:“我正是这样想的。”
他们都是新政的追随者,国子监改革、取消恩荫、清查隐田……种种割到士绅阶级大动脉的举措都有他们的建言献策。
怎么看到让士兵识文断字通晓礼节的提议,就害怕了呢?
相反,他们更要护好赵小郎——待他来日在官场上一展拳脚,定然又是一位我辈中人!
送走了杨安国之后,梅尧臣命下人把扶苏唤来。
其实扶苏根本没走远呢,他记挂着梅尧臣看到文章后的反应,一直在博士的书斋附近转悠。
中途,还偶遇到了王博士——之前想在祭酒面前告他一状的讨厌鬼。
扶苏一偏头,假装没看见。
他的尊敬,只给值得尊敬的师长们,绝不会给包藏祸心的小人。
结果那王博士反而走到他面前来了:“赵小郎,看见博士不打招呼?这不对吧?”
他的语气阴森森的,似乎暗含威胁之意,让人听了很不
,“你在题头写那些话,是怕老夫生气?也就是说你自己也知道,这篇文章多么出格?”
“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