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片刻后,一位心理学教授开口:“我已经收到三封匿名信,劝我‘适可而止’。
措辞极其理性,逻辑严密,甚至引用了我的学术观点来论证‘过度追问会导致社会撕裂’。
如果不是最后那句‘你女儿每天走哪条路上学我很清楚’,我差点就信了。”
众人动容。
一名学生举手:“我昨天刷到一条热帖,标题是《我们是否正在制造新的思想暴政?》,下面几千条评论都在讨论‘觉醒运动是否也该接受监督’。
我看的时候,竟然觉得很有道理……直到我发现发帖IP来自伪庙旧据点。”
宁青曼点头:“他们在用我们的语言,模仿我们的思维,制造内部分裂。
这种‘伪省思’比直接攻击更致命。”
她站起身,走到圆圈中央:“那么,我们该如何区分真正的反思与精心设计的迷惑?”
没有人立刻回答。
许久,那个曾在法庭外跪了七天的母亲站起来,声音平静:“看它是否允许脆弱存在。
真正的反思,会说‘我可能错了,但我愿意继续听’;而谎言的复制品,只会让你越来越不敢开口。”
这句话落下,空中悄然浮现出一道银弧,如同天启。
宁青曼当即下令:在全国范围内启动“真声锚点”
计划??选取一百座城市,设立开放式问答亭,任何人可进入录制一个问题或回答,内容实时上传至银脉网络,由全球用户共同标注其情感真实性。
系统不评判对错,只检测话语背后的生理共鸣频率??心跳、呼吸、声带震颤,这些无法完全伪装的数据,将成为辨别真伪的基准。
项目上线首日,第一万个上传的声音来自一位自闭症少年。
他花了整整四十分钟,才挤出一句话:“我……讨厌别人叫我‘星星的孩子’。
我不是星星,我是人。
我会疼,会累,会想要妈妈抱我一下。”
音频下方,自动标注显示:情感真实度98.7%,认知负荷极高,无语言污染痕迹。
短短三小时内,这条录音被播放超过两亿次。
无数父母留言:“原来我们一直用‘诗意’掩盖忽视。”
“对不起,儿子,我不该把你当成需要被观赏的奇观。”
而在南境疗养院遗址,银液持续涌出,逐渐汇聚成一面流动的镜墙。
某夜,一名考古队员冒险进入最深处的地下室,发现墙上刻满了病人临终前用指甲划下的问题:
**“护士说我明天就能回家,可我已经三年没见过太阳。”
**
**“他们给我吃药让我安静,可安静是我唯一的反抗吗?”
**
**“如果我的痛苦不能被记录,它发生过吗?”
**
当他念出最后一句时,整面墙轰然碎裂,银光喷薄而出,在空中凝成一个透明人影??那是第一位在此地自杀的年轻女医助,死前留下遗书:“我不是失败,我是看到了太多不该看到的真实。”
银影缓缓抬起手,指向天花板。
那里,原本斑驳的水泥顶竟开始剥落,露出背后埋藏已久的金属结构??竟是一台巨型“语义矫正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