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这些突破,也被陈怀楚应用在了EAST上加以实验,实验效果,也都是出奇的好。
时间流淌,不知不觉间就已经进入到了2024年底。
今年是个暖冬,距离春节只剩下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庐州的天气仍旧不算很冷,甚至到现在都还没有下过一场雪,白天时的温度还能维持在零上十度左右,即便到了晚上,也只是在零度区间。
似乎每一年的冬天,都要比过去一年都更加暖和。
网上有不少人都在讨论,应该是因为污染和碳排放导致全球变暖加剧,如果按照这个趋势下去的话,北极的冰川还要加剧融化,海平面还会逐渐上升,届时要不了几十年,海水就将蔓延到全球各地沿海城市。
人类的陆地生存空间,将会被逐年压缩。
当然,这些讨论并未引起太大的热度,毕竟距离普通人太远了,他们能够想到今年吃什么,明天吃什么,下个月的房租该什么时候交,年终奖能发多少就已经占据了太多的心思,哪里还有什么余力去考虑人类的生存问题。
即便在网上刷到,也仅仅只会在心里闪过一个念头‘哦,全球变暖了,海平面要上升了’,然后等手指划过后,这个念头便顷刻间消失的无影无踪,不会留下丝毫的痕迹。
不过,普通人不在意,不代表相关科研工作者不在意。
随着全球变暖加剧,各国都对生态环保和碳排放问题愈加重视,而找到新的可再生清洁能源也逐渐成为了重大的事情。
在这种情况下,可控核聚变,也愈发受到重视。
中科院庐州研究院等离子所。
&实验室内,陈怀楚站在指挥台上,四周各处传感器和操作面板前,纷纷站着操作人员。
他们都在等待着陈怀楚的指示。
在这些人群中,陈怀楚能清楚的看到楚默、陈海、张敖这些熟人的面孔,也能看到宁平、李松的身影,甚至还看到王德力、凡梁浩拿着小本子,充当助手。
除此之外。
在过道上,还站着一位位中年或者老年的专家教授,同时在角落处,还有着总台的记者站在摄像机后,将这一幅画面记录下来。
这是等离子所进行的一次实验,一次普通又并不普通的实验。
说普通,是因为这样的实验,在等离子所,在EAST装置上几乎每天都要进行少则十余次,多则上百次。
而不普通,是因为这次实验乃是采用了陈怀楚的新方案,如果一切顺利的话,EAST将会取得更为辉煌的成果。
因为是首次实验,所以陈怀楚特地作为此次实验的负责人来把关,所里各大理论研究小组的负责人也都来到现场旁观,甚至连总台的记者也都纷纷到达现场。
场面极为隆重。
“倒计时五分钟!”
“各部门做最后一次开机前检查!”
按照既定的时间,距离开机只剩下五分钟,有研究员开口提示,实验室的大屏幕上,也随之出现了倒计时。
各传感器和设施前的操作人员们,纷纷进行着最后一次检查。
陈怀楚站在高处,将这一切尽收眼底。
恍惚中,他想起了自己的方案第一次在EAST上操作运行的实验,同样是阵仗庞大,同样是场面隆重。
但不同的是。
那时刘建为院士还在身边,而如今他已经走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