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都不是他自己的——在此刻梁超伟不见了,眼前的完全就是剧本里的那个人。
以前在银幕上看梁超伟表演只是觉得他演技比一般人要好,此时面对面的看,才知道这位天才的表演者真是神乎其技。
通过入定式的冥想,摈除内心的一切杂念,在心中建立起强大地信念感,使自己完全相信,自己就是所要扮演的那个人物——接下来的任务,根本就无须去“演”
。
只要放松地做“自己,就行了。
梁超伟的这个行为,其实完全是齐世龙老师的齐派表演理论体验法的最深刻写照,但了不起的是。
齐世龙老师自己证明,这招梁超伟在拜在齐世龙老师门下进修之前自己就已经会了,没有经过任何的专业指导和训练。
用齐世龙老师的话说,梁超伟有一颗超脱了世故和沧桑的童心,用表演学的话说,演员要“象孩子一样的轻信”
——而梁超伟不用经过训练,天生就有这种能力,他能毫不犹豫的相信自己所要演的角色,把自己变成心中所想的那个人。
所以,他是个天才。
和梁超伟的天才相比,梁佳辉更象是一个以勤补拙的好学生。
他没有梁超伟那种与生俱来的信念感,但是,他会象一个严谨的学者一样,把演戏当作一门学问来做。
当年在电影学院的时候,易青就在学院展览室见过梁佳辉第一次来访电影学院时,向师生们出示的一本笔记本,当时易素并没有太强烈的感觉,直到现在见到实物,才为之叹服。
梁佳辉的笔记本上,用工整的小子记录了他所出演的每一个角色。
当他要接演一个角色的时候,他和导演商量过人物之后,就在自己的笔记本上开始记录他所想象的这个人物的一切的一切。
姓名、年龄、出生地、家庭、爱好、身高体重……还有他所爱的人叫什么、谈过几次恋爱、牙膏用什么牌子、吃火锅是吃清汤还是吃辣的、穿衣服喜欢大一码还是小一码、吃海鲜过不过敏、开车习惯快还是慢……念书的时候成绩好不好、有没有跟人打架、人际关系怎么样、有没有吃消夜和早餐的习惯——等等等等,只要是一个正常人所能够想象到的一切,他全记录在本子上。
只要梁佳辉接一个戏,他就走路想、吃饭想、睡前想,一有空就想,想到什么就记录在笔记本上,一有空就拿出来看。
这样经过一段时间之后,他自然而然的就成了他所要演的那个人,一举手一抬足,完全就在那个剧本规定的情境中。
他的这个绝招,很象学术界所谓的“开掘规定情境”
,就是把剧本提供的角境无限度的放大。
理论上说,假设我们能把一个虚构的人物的情境无限的放大再放大,放大到和一个现实中的人的全部生活、全部人生体验完全重叠的话,那也就是说,在艺术想象中,一个新的真实的“人”
出现了。
同样的,梁佳辉做这个笔记的方法,也是他自己想出来了,没有人教他,但是他却运用的炉火纯青。
外界的媒体,常常会传说一些所谓的明星演员演戏的秘诀,有说他们对着镜子练习表情的,有说他们坚持一分钟不眨眼,反复练习流眼泪的。
其实他们并不了解,所谓对着镜子练习,是一个把表演当做刻意的设计的错误观念,以为表演就是摆动作和做表情,而所谓好演员要在十秒钟之内哭出来的说法,更是烂俗的综艺节目的桥段。
在这个浮躁喧哗的世界里,又有几个人,能象梁佳辉先生和梁超伟先生这样,用自己的灵魂去热爱一种东西,并为之倾倒终生呢?有时候,易青看着梁佳辉和梁超伟和依依、小云谈剧本是那种毫无架子、一丝不苟、废寝忘食的认真劲,会特别感动的想到——也许两位影帝的秘笈根本就不是冥想和写笔记。
他们那种对艺术诚挚的近乎狂热的喜爱和追求,对工作认真的近乎偏执的敬业态度,才是他们得以功成名就的真正秘笈吧!
在这个圈子里,某种微妙的平衡很重要。
,!
告别道:“不用再送了,我刚才留给你们的电话。
是我私人的手机,请帮忙不要向媒体外传。
平时你们可以用这个号码与我联系,再见、再见。”
易青和李杜连连点头,不舍地与偶像挥手告别。
直到梁佳辉要走出大楼了,易青才猛一激灵的想起:坏了!
整整一下午几个小时地时间,居然连最最重要的那件事情都忘记了问!
想到这里,易青连忙拔腿上前。
叫住梁佳辉道:“梁先生,我想请问一下,您是决定要接这个角色了吗?关于片酬方面,不知道您还有没有什么要求,或者有什么底限,我们需要做公司运营上的协调。”
梁佳辉哑然回头,马上又摘下墨镜听别人说话。
等易青说完后,他露出一个满不在乎的微笑,不假思索的举起右手伸出五个手指。
五百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