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熊委员,你放心,这次带来的样品比前几次改进了许多,应该可以投入使用。”
许忠说著,从撬开的木箱里取出一个银光闪闪的铁皮小罐。
“这是给我们送来的新罐头包装材料?”
马文昌立刻反应过来,伸手接过来仔细端详,“这是铁皮做的?沾了熟肉和水怕是要起锈吧?”
他用手指轻轻敲击了几下铁皮小罐,发出沉闷的声响。
“这可不是普通铁皮。”
许忠笑了,“嗯,准確地说,这罐子是由镀锡薄钢板压铸而成的。”
“镀锡薄钢板?”
马文昌疑惑地伸手摸了一圈罐子內沿,感觉光滑而平顺,好像是跟普通铁皮截然不同。
“没错,就是镀锡薄钢板。”
许忠伸手指了指罐子內沿,“你看,里面镀了一层锡,可以有效隔绝铁与空气、水分的接触。
而铁之所以会起锈,乃是与空气中的『精气(即氧气)结合之故。
锡层则犹如一道屏障,阻隔此过程,防止金属表面起锈。”
他顿了顿,抬头看了一眼马文昌:“稍懂些化学知识,便知此间情形,马厂长自是明白,我便不做过多赘述。”
“这铁皮,哦,不是,镀锡铁罐拿来做罐头包装材料,怕是成本要远高於陶罐和玻璃吧。”
马文昌直点要害。
“若是一年前嘛,那成本確实高得嚇人。”
许忠笑了笑,“隨便一个镀锡罐头盒的价值,怕是要抵几十个玻璃罐。
不过,现在我们已经通过『热浸镀锡法实现了镀锡钢板生產的规模化和標准化,成本已经大大降低。”
“当然,比起你们罐头厂目前所用的罐装材料,它的成本依旧会略高一点,但是它的应用却能大大增强罐头的运输和保存效率,更不会因为碰撞晃动而出现破损和逸漏现象,绝对是远洋商船和战场补给所需罐头的最佳包装材料。”
镀锡铁板,即马口铁,技术最早起源於14世纪中后期的波西米亚。
当时那里有丰富的铁矿和锡矿,许多工匠便將锻打成型的薄铁板(黑铁皮)浸入熔化的锡液中,手工蘸取镀上一层锡。
最初的生產完全是纯手工作业,成本高得惊人,只有大贵族和大商人才能消费得起这种金属製品,將其当做与金、银器具之类的奢侈品。
有鑑於陶罐製造的罐头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会经常出现碰撞或者剧烈摇动而使得罐体破碎和逸漏现象,造成罐头无法使用而白白浪费,新华科工部和金属材料研究所在穿越眾的提点下,早在数年前就开始研究镀锡铁皮的生產技术和工艺。
为此,新华还通过西属美洲走私伙伴阿拉莫伯家族(秘鲁总督区)和加尔萨家族(新西班牙总督区)从欧洲本土以极高待遇引进了几名马口铁製造工匠。
在堆砌了大量资源的情况下,马口铁很快便复製生產出来。
不过,这种生產方法不仅產量极低,而且成本高昂,根本不適合大规模的商业利用。
於是,科工部和金属材料研究所便开始在此基础上,潜心研究和试验新的製造工艺,以期生產出成本更为低廉的镀锡铁板。
不过,当时对镀锡铁板的需求性並不是很急迫,许多罐头、食品包装依旧沿用陶罐或者玻璃,导致投入的资金和人员並不多,使得研究进度也並不快。
然而,隨著战爭的到来,军方对罐装食品的需求越来越大,但以陶罐和玻璃为包装材料的罐装食品造成的破损太多,辗转运往墨西哥战场时,都会有高达30%-35%的破损率,引得前方官兵抱怨不已。
於是,关於镀锡薄铁板的研究立时又被高度重视起来,科工部从其他研究机构和部门抽调大量专家和经验丰富的一线工匠,进行集体攻关。
经过数月的反覆试验,费了巨大人力物力,再加上有穿越眾的零星提点(主要是根本没有详细的技术资料和记忆,只有模糊的概念),终於在此前研究的基础上,於今年八月搞出了热浸镀锡钢板的生產工艺和流程。
要知道,在此之前镀锡依赖手工刷涂或低温涂覆,效率低、锡层浪费严重、成品率低,而热浸镀锡法通过工业化流程解决了这些痛点,直接推动镀锡钢板从“昂贵的小眾材料”
走向“可批量应用的工业材料”
。
热浸镀锡法为何能大幅降低成本?
因为,这种生產工艺本质上是將镀锡从“手工技艺”
转化为“工业化流程”
,通过標准化的预处理、高效的浸镀控制和简化的后处理,解决了早期镀锡工艺“慢、贵、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