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连忙对管家道:“快,把院门闩上,再让人在外头守着,别让不相干的人靠近。”
两人立在一堆东西中间,目光在瓷罐与竹篓间来回流转,那模样,像是盯着什么稀世珍宝,既难掩心头的畅快,又带着几分小心翼翼的谨慎。
管家望着满院“风物”
,凑近钱为业低声道:“大人,杜之贵这心意送得如此周全,懂规矩、知分寸,咱们也该给他个准信,办点实事了吧?”
钱为业捻着胡须笑了笑,点头道:“那是自然,礼数到了,事情自然要推进。”
说罢对管家吩咐,“你去通禀考功司郎中,还有吏部各司堂官,让他们即刻来府中议事。”
管家领命而去,不多时便挨个儿传了消息。
约莫一个时辰后,身着青、绯、紫各色官袍的官员们陆续踏入尚书府,考功司郎中的深绯袍、文选司主事的浅青袍在廊下排成一列,皆面带疑惑。
“大人急召我等前来,不知有何要务?”
为首的考功司郎中躬身问道。
钱为业摆了摆手,语气轻松:“并非什么急事,只是近日得了城阳太守杜之贵送来的些地产风物,成色极佳,想着邀请各位同僚过来鉴赏鉴赏,顺便尝尝鲜、喝几杯。”
众官员闻言皆是一愣,面面相觑——多大的“风物”
,竟要尚书大人亲自召集品鉴?心里疑惑,嘴上却连忙应着:“大人有心了,我等正想见识见识城阳的好物。”
“随我来。”
钱为业笑着引路,将众人带到堆放瓷罐竹篓的大厅。
只见越窑瓷罐整齐排列,竹篓上还沾着些许稻壳,他指着这些东西道:“诸位瞧瞧,这便是杜太守送来的城阳风物,秋露茶、陈年糟蟹,都是当地一绝。”
官员们纷纷上前打量,青绯官袍的衣摆扫过地面,口中连连赞道:“好!
好!
瞧这瓷罐的釉色,便知里头的茶定不一般!”
“这竹篓编得紧实,想来糟蟹的风味定然醇厚!”
钱为业看着众人神情,满意点头:“诸位既觉得好,明日有件急事需在吏部值房商议,还请各位大人如期而至。
这些风物暂且留在我府中,待事成之后,我亲自分赠给各位,让大家也尝尝这城阳的特色。”
众官员闻言,眼神瞬间亮了几分,忙躬身应道:“大人放心,明日定准时到!”
次日,大周乾光元年的冬阳透过吏部议事厅的菱花窗,在案上的《地方官考课册》上洒了片暖光。
钱为业穿着石青色圆领袍,腰间系着银带銙,指尖在“杜之贵”
三个字上顿了顿——册页分明写着“城阳郡太守,正四品下”
,他抬眼看向底下三位堂官,声音裹着冬日的温和:“昨儿户部下了文书,扬州刺史的缺空了快两月,漕运刚通,商户还没稳住,再没人填,明年春税怕是要受影响。
你们几个,可有看着合适的人选?”
左堂官周仲文穿着浅绯色袍服,手里捏着暖手的玉如意,笑着接话:“大人这话问到点子上了。
前几日我翻考课册,见城阳杜之贵那页倒亮眼——他这四品下太守当得实在,先是把旧码头拓宽,南方商船能直接靠岸,去年漕粮比前年多缴三成;上个月巡按回奏,说城阳街头绸缎铺,连偏远乡下来的百姓都敢赊账,说‘太守大人说了,买卖得让人做得踏实’,这份体恤商户的心思,在地方官里少见。”
钱为业闻言,把考课册往案中推了推,纸页摩擦声在安静的厅里格外清晰:“周大人这话在理,可咱们选官,不就看‘能不能把事办在实处’么?杜之贵在城阳时,遇过粮商囤粮,他没派兵压,反倒请人去衙署吃便饭,算清‘囤粮误农误商’的账,最后粮商主动降价——这份‘懂商情、会说理’的本事,比只会拿官威压人的强。”
他指尖在“扬州刺史(从三品)”
的缺额旁划了道印子,“扬州商户多、漕务杂,前几任要么被盐商牵着走,要么整漕帮反倒闹乱,杜之贵这股‘稳劲’,说不定正合适。”
右堂官李敬之穿着深绿色袍服,手指敲了敲案角茶盏:“可按规矩,四品下升从三品,得有‘两任要职履历’,杜之贵只在城阳任过一任太守,这‘履历不全’的话,台谏怕是要挑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